重庆墙体广告 “你看那石猪蹄,有皮有肉有筋有骨,颜色跟真的一模一样!”昨日,在沙坪坝磁器口深水井“摆”起一桌奇石宴,有老火锅、老腊肉、香肠、凉拌茄子、狗不理包子……而这些看似“美味”的菜都是各种各样形态万千的石头。原来,这些奇石是62岁的陈应强花了近20年搜集而来的,一共有198道菜,是名不虚传的“奇石宴”。
结缘 从捡石头打水漂到藏石
昨日,记者在磁器口见到了陈应强,他将本人搜集的近千件石头作品停止了展览。记者理解到,这些石头都是由他与两个徒弟一同搜集而来的。“看着这些石头,每一块我都能讲一个故事。”
陈应强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从小生活在巴南长江边。“我小时分常常去捡小石头来打鸟,打水漂。与石头的渊源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陈应强引见,那时他不懂得赏石,背个包沿途捡石完整当成锻炼身体,他会捡一些颜色美观、外形奇特的石头。一次偶尔时机,他结识了一位珍藏家,该珍藏家高价收买了他搜集的几块长江石。陈应强觉得这件事让他备受鼓舞。
“我喜欢长江石,因而我一有时间就沿江寻觅石头。”他说,从四川宜宾到湖北宜昌,沿途只需有石头的江边河边他都去过,20年里他搜集了几千块奇石。
备宴 198道菜每道标有菜名
昨日,记者看到,现场直径约3米的大圆桌上放满了大大小小的菜,有老腊肉、猪肝、大鱼头,各种蔬菜和水果等等,令人头昏眼花。
“一共有198道菜!”陈应强引见,“绿色的大鱼头是长江石,你看还有鱼的眼睛。”记者看到,鱼头上大眼圆睁,鱼嘴也非常明显。记者还看到,“老腊肉”还带着皮,“广味香肠”红得鲜艳……桌上每道菜都标注了菜名和石头的品种。
除了长江石,这桌宴席上还展现了其他石种,有戈壁石、玛瑙石、钟乳石、火山石、响石等。陈应强充沛应用不同石头不同的外形,变成一道道菜肴。“这桌‘奇石宴’不只诠释了中国长久的饮食文化,也生动地展示了石文化。”他快乐地说道。
回渝 希望传承长江石文化
除了“奇石宴”,陈应强还搜集了大大小小的长江石,有人物、动物、风光等各种纹路,只需认真揣摩,这些图案让人惊叹。有以粗砺或细腻的变化丰厚的纹理石,还有以画面和字体为奇的图案石,有襁褓中的婴儿、马踏祥云、鱼跃龙门、12生肖等画面石。
“奇石是未经人类直接加工改造,是自然的艺术。”与陈应强一同搜集奇石的杨胜全通知记者,他们不断在北京停止展出,去年他们磋商之后决议带着搜集的奇石回到重庆,回到这个土生土长的中央继续他俩的幻想:把长江石的文化扎根在重庆,让更多山城市民理解长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