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墙体广告 退休白叟22年来搜集整理赤军史书史料3000余册、3亿多字,建成全国最大的赤军将帅碑林
3月19日上午,76岁的退休白叟张崇鱼再次来到巴中南龛山顶的川陕苏区将帅碑林,为达州、广元等地的参观者责任解说赤军精力。
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建碑4000余块,为全国最大的赤军将帅碑林,这是张崇鱼和他的团队耗时22年建成的。
张崇鱼当过中学教师、区乡干部,深受赤军精力熏陶。1992年,在庆祝赤军入川60周年纪念大会上,张崇鱼被红四方面军的汗马功劳深深震慑:当年,仅在巴中这片热土地,就有12万多人参与赤军,4万多人献出名贵生命。他心里萌发激烈愿望,决议建一座赤军碑林。
张崇鱼花800多元邮费,向全国各地搜集赤军史料。1993年,省政府同意建造碑林,张崇鱼和团队活跃奔波全国各地搜集史料、筹集资金,一点点建造川陕苏区将帅碑林。
22年来,张崇鱼先后与100多名暂时工作人员一道,行程70多万公里,访问1000多个单位、6000多名赤军老将士及亲属,搜集红四方面军将士、勇士名录13.8万人,搜集整理赤军史书史料3000余册、3亿多字,建成全国最大的赤军将帅碑林,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演示基地。
这几年,他除了持续搜集整理赤军英烈材料、名录,还受邀前往全国各地进行赤军研讨沟通、宣扬赤军精力,每年在碑林进行几十场责任解说。
不图名,不图利,张崇鱼为何要这样做?“为了让每一位赤军英烈都留下自个的姓名。”张崇鱼说,赤军将士为国家为公民抛头颅洒热血,后人大概记住,晓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赤军精力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