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墙体广告 包裹匿名投递,母亲深感“惊”“喜”
母亲置疑是圈套,曾想报警;得知儿子敬孝心,很是欣喜
花样繁多的电话欺诈、邮包欺诈常见于媒体报道,市民提高了防备认识,却也能够闹出误解。近来,合肥市民武女士接连3次拒签包裹,就在她和亲友共享防骗心得、并讪笑骗子无能时,在外地上班的儿子打来了电话。本来,儿子给母亲网购了电饭煲,为了给母亲惊喜,没有事前阐明。
生疏邮包连遭3次拒收
“你好!有一个快递包裹,请来小区门口签收。”几天前,武女士接到这通电话时,想到自个并未上彀购物,便问询包裹的来处。电话里回答说,包裹为直接邮递,未注明投递方。武女士感到奇怪,置疑有诈,便回绝签收。
放下电话,武女士问了几位兄弟,无一人给她寄包裹。一位兄弟还劝诫她千万不行签收,“假如这是欺诈包裹,你一签收,就有人敲诈你。”这位兄弟说。
不久后,一个生疏座机号打来电话,自称是快递公司单位,让武女士去公司签收包裹,并表明货款现已付出。武女士有些犹豫不定,逐一给家人打电话求证,一直没有答案。结尾,武女士再次挑选拒签。
当快递公司第3次来电时,武女士已对“欺诈包裹”毫不怀疑,不只再次回绝签收,还要挟对方说要报警。
儿子匿名投递闹出误解
就在武女士跟兄弟聊起骗子手段初级时,远在北京的儿子打来电话,“给你邮递的电饭煲怎样不签收呀,还要报警?” 这通电话让武女士哭笑不得,也抱怨起儿子来:“你为何不留名,也不事前说一声?如今骗子多,我惧怕被人坑。”
昨天,记者与武女士取得联系。她介绍说,儿子在北京作业多年,从未邮递过东西回家,所以唯一没有打电话向儿子求证。
武女士后来得知,儿子在网上看中一款电饭煲,就订货了两个,一个寄到北京自个用,另一个寄到合肥给老妈。其时想给老妈一个惊喜,就没有打电话阐明,才闹出这么个误解。不过,武女士仍是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