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苏州市肉菜追溯体系已进入试运行阶段,体系的初步建立,苏州墙体广告将为消费者对生猪肉品明白消费、轻松溯源、依法维权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提供电子信息化平台和保障。
在三元二村菜场,一位市民拿着买肉小票,在墙体上的电子查询系统上一照,从养殖场、屠宰场到批发市场批发户、农贸市场摊主,猪肉的“身份证”一目了然;在友联肉品批发市场,猪肉的称重等流程全部采用电子流水线作业,形成持卡交易、电子结算等信息化“一条龙”;在市商务局市肉菜溯源监管中心内,通过大型电子屏显示,正在对定点屠宰场实行从生猪进场、静养、屠宰、无害化处理、出场等环节的监控。从农贸市场到批发、屠宰、政府监管部门等,形成了完整的监管链。
肉菜流通追溯体系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苏州墙体广告公司与民生工程相结合的一项系统工程。苏州市确定“以肉为主、肉菜结合、先肉后菜、分步实施”的建设方针,确立了2011年建成覆盖3个生猪屠宰厂(场)、2个批发市场、8家大卖场(超市)、37家标准化农贸市场以及市区513家团体消费加工企业和12家“产销对接”企业的肉菜流通追溯体系目标。据介绍,全市全覆盖的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资金总预算约8930万元,今年被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项目。
经过8个月建设,目前苏州市已顺利开通苏州市肉品蔬菜溯源网,建成市肉菜溯源监管中心,实现肉菜流通各节点的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的电子化监管,变“点监督”为“链监管”。初步完成了部分屠宰企业、批发市场、个别农贸市场零售摊点肉品流通的数据互联互通,实现了生猪进场到肉品消费终端的电子数据信息的闭环流转,达到了肉菜流通“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目的。
苏州市要力争将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典范,将实事办实、好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