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墙体广告 机动车若限购有必要事前寻求大众定见,不得像天津、杭州那样搞“俄然袭击”、“深夜鸡叫”。昨天,《武汉市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路途交通安全法>方法》(下称《方法》),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明确规则出台严重治堵方法前,有必要通过大众参加、专家论证、危险评价、合法性检查等程序。
此外,《方法》还关于渣土车超速、电动车乱窜、占道施工、非机动车道缺失等备受诟病的交通现状,开出颇具武汉特征的“药方”。
武汉市人大常委会法规室副主任庞少华介绍,汉版“道交法”是这些年最受重视的地方法规之一。自上一年9月起,市人大组织了10场专题座谈会,听取各界定见,反应定见达700余条,加上一审、二审过程中人大常委会成员的建议,征集的定见达近千条。立法中很多吸收了这些建议,修正近百处。
办理拥堵
严重治堵方法须大众参加 机动车若限购应开听证会
机动车是不是限购、何时限购,一向挑动着武汉市民的神经。特别是天津、杭州等地俄然出台“限牌令”、让当地居民措手不及后,武汉市民更是忧虑也遭受这种“深夜鸡叫”。《方法》对严重治堵方法作了准则性规则:市政府依据路途交通开展情况,决议施行严重交通拥堵办理方法。与草案稿比较,“施行车辆保有量、品种调控;约束车辆运用频率”等内容被删去。《方法》还明确:决议施行严重交通拥堵办理方法前,应当通过大众参加、专家论证、危险评价、合法性检查、团体讨论决议等程序后方可进行,必要时应当举行听证会。
解读
武汉市人大常委会法规室副主任庞少华介绍,两轮审议中,市人大常委会成员对是不是要在法规中明确规则限购方法有不一样定见。特别是经媒体报道后,导致恐慌性购车潮。其实办理交通拥堵并非只要限购一条途径,还有其他方法,详细方法由市政府依据交通情况确定为宜,修正后的表述能够涵盖一系列方法,比较科学。
庞少华以为,《方法》的一大亮点是,着重严重治堵方法出台前有必要通过大众参加等一系列程序。“机动车限购归于严重治堵方法,更需充沛寻求民意,大概举行听证会,不能像杭州等城市那样搞俄然袭击。”
渣土车限速
渣土车一概设备限速设备 私自撤除损坏最高罚万元
具有上万个工地的武汉,简直处处都可看到渣土车奔驰。渣土车常被人用“张狂”来描述——超速、超载、超高、沿路抛撒废物……上一年底武汉市“电视问政”中,武汉市交管局局长李顺年说,他在夜查渣土车时,“也差点被撞飞。”
为了规范渣土车行进,《方法》规则:不得成心污损号牌,按交管部分拟定线路行进,禁止“三超”等。若司机用泥巴等遮挡号牌,能够被暂扣驾驶证3—6个月。
值得重视的是,《方法》需求,渣土车应当设备限速设备。若私自撤除或损坏限速设备,司机将被处分2000元—5000元,运送单位将被处分5000元—10000元,单位直接负责人将被处分3000元—5000元。
解读
庞少华说,这次立法过程中,在向社会各界寻求定见的10场座谈会上,简直每场都有人说到渣土车办理疑问。新版《路途交通安全法》规则,应对渣土车设备行车记录仪,严厉控制、约束其行车时间和路途。汉版“道交法”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条,即强行设备限速设备,从源头遏止渣土车超速。一起需求,限速设备详细怎么设备以及行进速度规范,应当由交管部分会同城管部分拟定并发布。
占道施工
最大极限削减对交通影响 私行占道施工最高罚十万
施工工地很多,路途上随处可见施工围挡。《方法》对此作出严厉规则:未经许可的占道施工,将被处以5000元—20000元罚款。若形成影响路途交通安全、疏通严重后果的,处以5万元—10万元罚款。未在施工现场公示施工规模和时限,或许私行扩展施工规模和延长时间的,由路途主管部分责令改正,并可处以5000元—10000元罚款。
解读
庞少华说,武汉当前正处在大建造时期,占道施工不可避免,但有必要规范。《方法》确定了一个准则,即是占道施工应最大极限削减对交通的影响。依照需求,施工现场有必要公示施工规模和时限,凡超出规模和时限的,有必要提早取得路途主管部分的同意许可。
其它亮点
●行人若违法“站街”1小时可免罚单
《方法》规则,行人、搭车人违反路途通行规则,若违法情节细微,自愿帮忙交警保护交通秩序1小时,可免予处分。
●电动车上牌至少要上2小时安全课
《方法》规则,市质量技术监督部分应会同相关部分,编制本市电动自行车合格目录,并向社会发布。电动自行车所有人初次登记前,交管部分应组织其参加交通安全教学活动,累计不少于2小时。
●电动自行车最高限速15公里/小时
为规范电动自行车行进,《方法》作出约束规则,包含:最高时速不得超越15公里,不得在城市疾速路、高架桥、地道行进,不得从事载客营运,禁止加装遮阳伞,只能搭载一名12周岁以下孩童等。
●交通协管员不得施行行政处分
《方法》规则,公安交管部分能够聘任路途交通安全协管员参加办理,可帮忙保护秩序、劝止和奉告违法行为等,但不得施行行政处分和行政强行。
●鼓舞机关单位敞开停车场
《方法》鼓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向社会敞开停车场,供社会车辆错时停放。详细方法由市政府另行拟定。
事故补偿规范城乡仍然有别
关于交通事故形成人身危害的补偿规范,《方法》与草案修正稿比较,有了一些改动。
关于交通事故中的残疾补偿金和逝世补偿金,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作出司法解说,即依照受诉法院地点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分配收入或许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规范核算,导致城乡“同命不一样价”。
《方法》草案修正稿中,企图有所打破,即城乡事故补偿规范一致:路途交通事故形成人身伤亡,残疾补偿金、逝世补偿金依照本省城镇居民上年度人均可分配收入规范核算。
不过,昨天通过的《方法》中,这一条款被修正为: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发作路途交通事故形成人身危害的,残疾补偿金、逝世补偿金等补偿项目依照国家有关规则核算。
“草案修正稿中的规则尽管适应了社会呼声,但施行起来存在法律妨碍,实践中难以得到执行。”武汉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程一方对此解说,《侵权职责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危害补偿案子适用法律若干疑问的解说》,均对路途交通事故形成人身危害各种景象的补偿规范作出了详细规则,全国法院系统在审判实践中也均据此执行,因而《方法》才会作出这样的修正。一起,增加了一条调停途径: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补偿有争议的,能够请求公安交管部分调停,也能够请求人民调停委员会或许仲裁委员会调停。
据了解,当前已有少量省份对交通事故补偿城乡“同命同价”作出打破。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的《甘肃省路途交通安全法令》规则,对因交通事故形成人身伤亡的,其残疾补偿金、逝世补偿金按本省城镇居民上年度人均可分配收入规范核算。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路途交通安全法令》也作出了相似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