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集中区内热火朝天的大开发、大建设场景,到国际纺织工业城的惊人速度,无不从一个个侧面印证了“十二五”开局之年,安庆各经济开发区正在全面发力提速,朝着“千亿园区”的目标大力挺进。
2011年岁末,安庆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项目基地,吊塔林立,机械轰鸣,凤凰片十平方公里“三纵三横”骨干路网建设全面拉开;临港经济开发区华茂色织车间里,高档色织机械已经繁忙作业,据墙体广告获悉,从4月份厂房开建到11月份正式投产,只用了短短7个月时间。
园区兴则工业兴,工业兴则百业兴。“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市开发区通过大力实施园区带动战略,积极推进园区转型升级,园区经济发展呈现较快增长。随着“十一五”时期连续两轮园区“倍增计划”全面完成,我市园区在“十二五”时期全面启动实施“带动战略”。据安徽墙体广告得知,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开发区一个,省级及已批筹建的省级开发区十六个。园区产业涉及石油化工、轻工纺织、装备和机械制造、建筑建材和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文化旅游创意、现代商贸物流等多个行业,形成了以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省级开发区为主体,乡镇特色经济板块为补充的园区发展体系。
“全市开发区正在进入一个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由‘小而全’向专业化园区、由单一工业园区向多功能综合园区、由注重硬件建设向提升综合竞争力全面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市发改委有关负责同志这样评价我市园区发展的现状。
事实上,“十二五”开局之年,对于安庆园区而言是个不同寻常的年份。一系列促进园区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划和文件纷纷出台。特别是首次编制完成的园区《规划》,为我市经历了19年摸索发展的园区进行了科学规划。在《规划》引领下,安庆园区将以建设“大安庆”为理念,以产业承接为手段,以“特色立园、聚式强园、链式扩园”为承载思路,促进产业的科学、合理、有效承接,形成主导产业发达、空间集聚明显、产业结构合理、资源集约利用的产业发展与布局体系。
一年来,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平台,全市园区立足产业特色,科学承接,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户。全市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约两百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达一百多个,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重要载体和有效平台地位正在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优势。
“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开发区结合自身特点,着力突破制约发展瓶颈,成为改革创新的先行区。安庆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按照“小政府、大服务”模式组建管委会,提高工作效能,不少开发区自筹资金成立投资开发公司和担保公司,有效破解了园区发展资金难、企业融资难问题。潜山县开发区对“园中园”的投资规模、主导产业、企业入园程序和闲置土地的认定、清理和处置做出明确规定,大桥开发区提出了“挖潜、规范、拓展”主题,紧紧围绕食品工业城建设主线,主抓产业升级转型和园区拓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