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墙体广告 舞阳县方案建造高规范粮田64万亩,当前建成21万余亩。其间16.1万亩高规范粮田演示提高点坐落舞阳县北部,触及姜店、莲花、北舞渡、马村、孟寨5个城镇。
□本报记者方化祎杜君龚砚庆
蓝天白云,清风徐徐。
5月16日,记者搭车行进在这宽广的郊野,林网“镶边”的块块绿毯次序从眼前掠过。前方,这深浅相间的绿似乎没有止境。
展如今眼前的,即是舞阳县高规范粮田,一块田连片16万亩,据称是“全省最大的连片田”、“全省最适合航拍的麦田”,面积大约相当于两个郑州市金水区,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绕行一周,还需近1个小时。
旧日滞洪区今朝吨粮田
“早年,拉一车麦,天不亮就动身,返回时日头已西沉。”舞阳县农业归纳开发办主任周瑞峰说。
坐落沙河与澧河之间这16万多亩田,原是一片天然洼地,年年遭洪涝。1955年,这儿被国家定为泥河洼滞洪区,吞没范围100平方公里。
50多年来,泥河洼进洪50屡次,确保了京广铁路、漯河市及沙河下游区域工农业生产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自个儿却成了“兔子
不拉大便,秋季不打粮”的瘠薄土地。
2008年,燕山水库建成,为泛滥的澧河扎上了“笼头”,泥河洼滞洪的效果越来越小了。
这么大一整块地,往后咋使用?
紧抓建造高规范粮田机遇,2009年,舞阳在全省首先开端对触及莲花、北舞渡等5个城镇、82个行政村的16万余亩滞洪区进行中低产田改造,称其为“16万亩方”。
几年来,项目区累计投入资金2.97亿元,建造的“两横十七纵”主干道直接通村;排水水沟互通互联,遭强降雨48小时能扫除悉数积水;井电配套,遇干旱,三五天可普浇一遍。
旧日逢雨就涝“望天收”,如今变成了吨粮田。数据显现,项目区粮食总产亩均增加360公斤,到达1150公斤,16万亩方新增粮食5760万吨。
国家农业归纳开发办主任王光坤给予高度评价,称舞阳高规范粮田规范高、质量好、见效快。
自动化喷灌无人机盛行
高效农业喷灌不稀罕,大田小麦喷灌可不多见。
为了“显摆”,莲花镇包庄村种粮大户包天亮现场掏出一张卡,在地头蓝色井堡前悄悄一划,汩汩的井水就顺着“懒汉管”涌出,在麦田上空喷洒出薄薄的水雾。包天亮笑着说:“喷灌既节水又省力,仅此一项,俺承揽的3000亩地年节本增效万把块钱!”
“高规范粮田演示提高,现代化、高科技是关键。”县农林局总农艺师周春玲说。
当前,16万亩方内已打配电机井2495眼,埋设地埋管113.13公里,大面积推广喷灌等节水灌溉的条件已底子具备。
此外,依据全省高规范粮田建造工程“万亩演示方”提高方案,演示方内病虫害防治要悉数实施无人机统防统治。
“会算账”的包天亮天然又打起了如意算盘:秋后再流通1000亩土地,自个也买两架无人机。“尽管投入较高,但除掉自个用,还能搞租赁,两年就能回本儿。”
在舞阳,方案买无人机的不只包天亮一个。中农集团从农资主业到大田种地的转型试点,也选在了舞阳。集团流通了1万亩土地,出资1000多万元建造的配套工程底子建成,秋后也预备置办两架无人机。
“演示提高工程的可贵之处,在于更充分地调动起新式运营主体依托科技提高种粮效益的积极性,将为现代农业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跨进奠定坚实基础。”省农科院小麦所研究员李向东说。
“电子眼”管护粮田成景色
墒情不错,灌浆期的麦子正可劲儿长。奇怪的是,偌大的郊野半响见不到人影。
“麦田高规范,就不需求管护了么?”
见记者疑惑,县农业归纳开发办副主任宋新勇一笑,带头走进路旁值勤房。屋里有台电脑,屏幕的画面正是邻近麦田。
管护员24小时值勤,电子眼360度旋转,方圆1.5公里尽收眼底。除了及时检查苗情、墒情,农忙时还能监督大型农机工作,防止农田基础设施遭破坏。这样的监测点,16万亩方里有21个,底子完成了全掩盖。
此外,舞阳还采取拍卖、承揽等办法,清晰了管护主体,完成确权归责,做到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不打无主井,区域路途、桥涵、水沟等也实施承揽管护。
高规范管护,让高规范粮田的归纳效能完成最大化,终究构成粮食增产增效的微弱合力。
“其实,不少地方,高规范粮田的能量之所以未充分发挥,并不是规范低或者水平差,底子在于管护不到位,致使一些项目成了摆设。”一位农业专家表明。
美丽的田园风光、便捷的农田交通,招引了平顶山、漯河等地“驴友”定期来此骑行。带有前史典故简介的农田路牌,更变成一道别样景色。“高规范演示田,已变成舞阳一张靓丽的手刺。”宋新勇说。
演示提高后的16万亩方,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招引着越来越多运营主体竞相承揽,土地流通面积已超越10万亩。
一个现代农业、观光农业、文化农业、信息农业“四位一体”的现代农业演示园,正在中原内地悄然崛起。③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