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墙体广告 4月30日是“国际导盲犬日”,这一天,郑州市爱心导盲犬效劳中心担任人关骊收到了许多瞎子的电话与短信。这些人的意图都相同:想请求一只导盲犬。这让关骊感到为难。据官方数据,省内有103万视觉妨碍人士,但上岗的导盲犬只要3只。在河南省甚至全国,导盲犬练习都因资金缺乏、方针空白等缘由,只能在缝隙中困难前行。
河南商报记者程国昌
“意外”催生的导盲犬基地
5月3日,洛阳瞎子郭秋萍从关骊手里接过了导盲犬“强尼”,变成河南省第三个运用导盲犬的瞎子。这3只导盲犬也是省内仅有的3只,都是由该组织练习出的。事实上,早在该组织建立之前,关骊就测验将导盲犬带进河南。不过,全部并没有那么顺畅。
2006年,大连导盲犬练习基地建立,关骊萌生了去大连做义工的想法。两年里,她去了6次大连,学习练习导盲犬技术。
回到郑州后,她花了几千块钱,买了一条纯种的金毛,给它取名为“福娃”,并将“福娃”练习成导盲犬。
2008年,她联络一名瞎子,预备将导盲犬交给给他。没想到,却出现了意外。这名瞎子的亲属给关骊打来电话说,“我们不用了,你的导盲犬没有上岗证,在城市里根本用不了。”
“其时我一会儿蒙了。”关骊说,自个花费两年汗水,好几万元的本钱,竟然一无用处。
那次意外,令她决计建立一个官方认可的组织。“只要给导盲犬发上岗证,才干发扬导盲犬的效果。”
被逼“搬迁”
2009年9月,经批准,郑州市爱心导盲犬效劳中心建立,地点在金水河畔的一个民宅里,这也是中国第三家官方认可的导盲犬练习组织。
到了2011年,榜首只导盲犬“A米”正式上岗。上岗前,民政局给导盲犬颁发了上岗证、工作证。导盲犬的上岗为关骊带来了许多荣誉。但是,很少有人晓得导盲犬从练习到上岗,需求的花费惊人。据介绍,练习一只导盲犬需求通过屡次挑选与挑选。“10只狗,能练习出来2只成功率就算很高了。”她说,在挑选之前,所有待训的狗都需求花钱。
因为受资金约束,到了2012年,她只能将基地搬到了更为偏僻的祭乡镇。
许多城市没预备好迎候导盲犬
刘晓阳是河南省犬业协会秘书长,也一直在重视着导盲犬的开展。
刘晓阳说,导盲犬练习不是难点,难的是怎么让它习惯杂乱的国情。他举例说,国外做导盲犬横穿马路练习,都让其走斑马线,跟着人流过。但现实情况是,行人看到路上没车,不管是红灯仍是绿灯,都会横穿马路。
对此,李国富深有体会。2011年,李国富刚运用“A米”时,导盲犬带着他从按摩店回到了家。但是楼门口横着一辆轿车,导盲犬不晓得怎么走了,就停了下来。
终究,在其他人的协助下,李国富才进了门。尽管生气,却没有方法。不仅仅是门口,连盲道被占都成了普遍现象。“许多城市都还没有预备好迎候导盲犬。”关骊说,不过这与之前比较已经有了很大改变。
2012年省人大常委会新修订的《河南省残疾人保证法实施方法》中,就初次说到:残疾人持其随身必备的辅佐器具及导盲犬,准予免费带着。
导盲犬将来能走多远?
在多重约束中,各地也都在探究导盲犬这个公益项意图开展。
上海市导盲犬项目走的就是与郑州、大连悬殊的路线。在其官方网站上介绍,该项目建立于2007年,由上海市残联主管。
项目一担任人称,组织托付南京警犬研究所担任导盲犬练习,最后由残联出资采购效劳。“一只导盲犬需求残联出资大约10万元,免费交给瞎子运用。”
在没有方针撑持、政府补助的情况下,怎么寻觅一条良性的开展路途,一直是导盲犬工作者考虑的疑问。当时,郑州市爱心导盲犬效劳中心与百威犬行动练习校园协作,狗粮与练习费用都由百威犬行动练习校园承当。该校校长段誉说,如今导盲犬数量较少,校园还能支撑。“要是再多点,必定撑不下去。”
河南省犬业协会也正在加入到导盲犬的练习中来。据刘晓阳介绍,河南省犬业协会与金阳光基金会协作,正在酝酿打造全国最大的导盲犬练习基地。
河南省瞎子协会主席田超以为,导盲犬在国内的开展还处于起步期间,开展缓慢除了方针、资金的约束外,与当时的经济生活水平低也有关系。“这是一项公益事业,需求社会上更多人的撑持,才干真正普及。”田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