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墙体广告牌 “2014北京现代音乐节”正在北京举行,19日晚,名为“太平洋之镜——来自亚洲和美国的新音乐”的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
当晚的曲目来自日美新音乐安排的作曲家,其间包含朴善英(韩国)的《路径》、阿斯得·凯琼特拉(泰国)的《拼图》、查特·卡农(美国)的《河岸上的野草》、《一个世纪前的五分钟》、小杉纱代(日本)的《淡紫色的新星》、李劭晟(中国)的《令狐》、叶小纲(中国)的《拉母那错》。
闻名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叶小纲表明,在音乐节上举行这样的音乐会,是期望用新的方式给年轻人供给更大的舞台。
查特·卡农是一位活泼在洛杉矶区域的作曲家与配器家,他曾参加了好莱坞影片《哥斯拉》和《霍比特人:史矛革之战》的影片配器。这场“太平洋之镜——来自亚洲和美国的新音乐”的音乐会和查特·卡农密不可分,由于这是日美新音乐安排系列音乐会的开场秀,之后还将持续在纽约、东京及洛杉矶等地进行表演。据查特·卡农介绍,日美新音乐安排成立于2013年,是一个非盈利安排,致力于加强日本、美国及其他亚洲国家之间新音乐创作的联络。
在众多着作中,李劭晟的《令狐》最受关注。这是他《金庸人物志》的开篇,也是受日本闻名小提琴家五岛龙的委约而作,此次在北京更是首演。
李劭晟介绍说:“令狐冲是我最为赏识的金庸笔下人物之一,这自己有血有肉,有英雄气概,有侠客风骨,有机伶诙谐,也有儿女柔情。是一个明大义,心全国却盾俗世的人物。”他表明《金庸人物志》其实即是一部《中国人物志》,“每一个人物都有中国人的鲜明特点,十分具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