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墙体广告 职工患病时必访,职工艰难时必访,职工家庭发生矛盾时必访……腾跃集团树立“职工回访”机制,像对待家人般对待职工。在椒江,全区2300多家公司像腾跃这样积极展开“双爱”创建活动。
“双爱”活动的展开,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给椒江调和劳作联系构建作业注入了强壮的动力,以“公司关怀职工、职工酷爱公司”为主题的调和劳作联系逐步建成。2012年,椒江区劳作联系调和指数测评位居全市首位,该区还被评为省创建劳作联系调和公司及园区作业先进组织。2013年,全区规划上公司劳作合同签定率达100%,小微公司劳作合同签定率达95%,集体合同签定率达97%;全区211家公司组成劳作争议调解委员会,组成率达91.34%……近来,椒江区构建调和劳作联系的做法,在全省劳作联系作业暨“双爱”活动现场会上得到高度评估。
正如椒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大兴所说,越来越多的公司尊敬职工的社会属性,让职工面子劳作、庄严日子,使他们的主动性、发明性得到充分发挥,逐步完成职工展开和公司展开“双赢”。
为职工搭渠道,事务训练与职业规划同步进行
走进新杰克的技术训练中心,一台台精密仪器排列两旁,几名新职工正在车床、数控区等操作台上严峻繁忙着。
“每个新职工都要在这里进行专业化的现场操作技术训练,训练合格后,还要进行班组训练和车间训练。只要经过这三级训练,才干变成合格职工。”训练中心负责人王雄介绍。
除了惯例的事务训练外,新杰克公司还供给应职工多种不一样方式的技术训练、学历训练。平缝安装车间主任陈继宝就是经过训练一步步走上车间负责人岗位的。
陈继宝是下陈大街陈洪村人,1999年进入新杰克作业的时分只要初中文化水平,经过事务技术训练、优异班组长训练、高档公司管理师训练等10屡次的训练和学习,陈继宝的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在变成技术骨干的一同,经过竞聘上岗,变成一名管理500多名职工的车间主任。走上管理岗位后,陈继宝又报名参加了精益道场CAD制图班,不断完善电脑制图技术。
公司人力资源司理虞国武说,“公司想方设法举办各类训练、技术交锋,为的是进步职工的技术和本质,为他们搭渠道,使他们胜任更好的岗位。”
在椒江,建立职工本质提高渠道变成政府效劳公司的一项重点作业。该区以公司为主体,结合自立评估,展开全景式多层次的高技术训练,2013年新增1家省级和1家市级技术大师作业室,新增1名省级和4名市级首席技师,新增1名省金蓝领工程培育人员。当前,全区共有3000多名职工参加了公司自立评估训练查核,其间2000多人晋升为高档工。
人文关怀,做职工“娘家人”,增强职工归属感“我刚来公司不久,爸爸在老家打山核桃时从树上掉下来,肋骨严峻受伤。幸亏公司组织捐款协助我渡过难关!”现年28岁的王雄是云南人,2008年进入新杰克作业,如今已是精工车间负责人和技术训练中心的负责人。说起往事,他感慨不已。
对于外地职工,新杰克逢年过节都会写慰劳信到职工的老家,这一小小的举动对职工来说含义严重。“公司每年都会寄慰劳信到咱们村里,让我感受特有面子,特温暖。”王雄说。
此外,新杰克的福利还包含,给职工送生日蛋糕、组织职工后代就读、免费供给职工住宿……“2008年金融危机中公司裁人,2009年缝纫机职业开端复苏,许多同行都在忧愁招不到职工,咱们老职工的返工率却达到了80%-90%,那时分咱们就意识到职工是公司最名贵的财富,为职工发明福祉成了公司的榜首愿景。如今每年职工流失率只要2.3%,远远低于职业惯例。”新杰克公司负责人如是说。
以情待人,以情留人,变成椒江公司的典型做法。海正药业、星星集团等公司常常组织展开篮球、乒乓球、象棋、足球比赛等各类文体竞赛活动,丰厚职工业余文化日子;该区积极展开“调和台州,温馨返乡”系列活动,给外来职工进行车票补助,使职工认同度、归属感不断提高。
职工“反哺”公司,职工展开与公司展开互利共赢现年27岁的郭龙军自2012年在浙江海洋学院机械专业结业后,就一直留在宝石公司的喷涂车间作业。
缝纫机的喷涂是一个高污染的工序,当前宝石公司是用磷化的处置技术,郭龙军到宝石后,和搭档一同,使用专业知识改进喷涂,用纳米陶化替代磷化。该项技术改进成功后,将极大削减喷涂中的污染和本钱。当前这项变革技术已进入公司审阅期间,不久即可投入使用。
“公司对咱们很关怀,我期望运用我的专业知识协助公司展开,跟着公司一同成长。”郭龙军说。
在“双爱”活动中,宝石出现出了一大批爱岗敬业、德艺双馨的技术人员。宝石品质部的阮玲斐,是敬业爱岗、闻名全国的优异女工。她只要初中文化程度,但凭着顽强的意志,刻苦钻研,研讨开发出了9款具有自立知识产权的国际尖端新产品,其间3个系列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她自个也被誉为“针尖上的宝石花”,取得全国五一劳作奖章。
上一年2月,阮玲斐带领63名职工对落后的伺服电机进行变革。在长达5个多月的时间里,她将年幼的孩子托付给爸爸,自个废寝忘食,吃住在工厂。总算,具有上下停针并转功用、耗电量削减60%以上的直驱电机研制成功,一举替代了伺服电机,极大地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如今,这种机器已完成大批量生产,月产能超越3000台,年利润达220万元,且本钱降低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