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安康墙体广告 初夏,踏进安康市 紫阳县毛坝镇竹山村的鸿沟,映入眼帘的是正在建修的小河口大桥,施工现场挖掘机振臂挥舞,工大家来回转移沙石一片繁忙。这是车辆进出竹山村的必经之路,一 直以来,没有大桥变成制约竹山村开展的瓶颈。从2011年开始,竹山村党支部书记侯在德,屡次到镇上、跑县上,找领导、磨部分,要钱要物要项目,终究在 2013年6月,这个总投资超越300万元的项目得到批复,在秦巴山区的这个偏远山村,很多乡民眼里不可能施行的大项目,在他们的当家人不怕“跑断腿”的 坚持下,“跑成”了。
侯在德是竹山村的“当家人”,也是全村公认的好孝子、好丈夫、好爸爸。做村干部近20年,他一直把团体的工作放在第一位,尽管对家庭照料的很少,但却赢得了乡亲们的信赖。他76岁的老母亲周明芝说:“他顾不上家,顾不上自个,顾不上爹娘,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
侯在德清楚地记住2011年,村支部换届,他以30票满票再次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时的高兴和职责。30票是30份沉甸甸的信赖,抵消了他五年来的一切艰辛,他说:“这是全村党员对我的认可,没有理由不竭尽全力为竹山的开展出力流汗。”
他一家四口,种着3亩地。2005年当上支书今后,他把家里看管孩子和种田打粮等里里外外的事全托交给了老婆。
在老婆刘成蓉眼里,丈夫“不太胜任”:他很少关怀家务,大部分时刻都在忙村里的事,连正在紫阳中学读高三的女儿也很少关怀。他每天早上7点不到就出门儿了,晚上10点钟时全家人都睡着了才回家,在家的时刻非常少,家里的家务活儿根本指不上他。
女儿侯梦说,爸爸在家的时刻很少,回家除了吃饭即是睡觉。在她的记忆里,爸爸只是在自个上中学时开过一次家长会,如今紫阳县城读书的她,每月回家一次,可每次都很难见到他。
侯在德多年的忘我工作和贡献,获得了安排和大众的高度评价,先后屡次被评为优异共产党员,本年还被中纪委评为“全国勤廉榜样”,2012年 荣获了陕西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他仍是陕西省十二届党代表。他在最普通的岗位上,用自个的实际行动默默无闻地践行党的大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