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墙体广告 做一件功德简单,但坚持长期做功德却很难。家住沙坪坝区土湾书院湾108号的戴凤鸣白叟,已是85岁高龄,14年来,她每天都坚持为家邻近的公厕义 务清扫清洗。一个铝桶、几块抹布,是她不变的清洗东西。她说:“一家一户洁净,不如咱们都洁净。”只需她身板动得了,就要一向坚持下去。
14年风雨无阻责任清扫
15日上午,记者来到戴凤鸣白叟的家,得知白叟一早出门爬山,要正午才回来。说起白叟责任清扫公厕的事,白叟的三儿子谭先生显得有些“无法”,“母亲 71岁退休后,就开端清扫邻近公厕的清洗,如今已有14个年头。”早年,戴凤鸣患有美尼尔氏综合征,外界一点影响,她就会病发晕倒。“虽然后来病况有所好 转,但咱们仍是忧虑她的身体。”谭先生与其他三兄弟曾多次劝过母亲,但白叟依然坚持。
到了正午,戴凤鸣白叟哼着小曲回到家。她说:“学 堂湾一带的居民楼,都是半世纪曾经的建筑,每家每户解手都靠临街公厕,但十几年来,该公厕一向没有人管,也没有冲水体系。所以我就自动做起了清洗工。”去 年夏天,遇上一场暴雨,戴凤鸣早上去冲厕所出门时,一不留神摔了跟斗,在家躺了两三天。在卧床时间,白叟让儿媳妇代为清扫厕所清洗,病刚好就又康复了“日 常作业”。
清扫厕所要靠提水去冲
因为该公厕没有冲水体系,全赖白叟提水冲刷。 “一天不冲,厕所就会阻塞,粪水漫到街边的人行道上。”白叟说。她的小儿媳龚女士拿出白叟平时提水的桶,一个铝制中型桶,净重约2斤。龚女士将桶内装满 水,拿出磅秤一称,共重19.7斤。龚女士说:“母亲每天最少要提两桶水去清洗公厕。”
还兼清扫屋前大街
14年来,责任清扫公厕已成为白叟日子的一部分。龚女士说:“早上起床用餐后,她就拎着水出门冲刷厕所,接着再组织其他活动。到了晚饭时间,一般人都是饭前洗手,而她却习气吃饭前先去将公厕冲刷洁净,再回家用餐。14年来,每天都是这么两趟来回。”
除了责任清扫公厕清洗,戴凤鸣每天还坚持清扫民房前的大街。住在周围一所民房的街坊李女士说:“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学,就能看到戴妈拎着桶去冲厕所,送完孩子后,又看到她在扫门前落叶,咱们住的是联排民房,她一扫就是一条街。”
土湾大街民主村社区的夏主任表明,戴婆婆的行动值得学习和表彰。“公厕没有冲水体系的工作,咱们向有关部门报告过,但因为这归于拆迁规模,所以装置冲水体系不方便。但当前,咱们正在组织人手,帮助清洗公厕,让戴婆婆能够歇一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