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公安墙体广告介绍,有人举报在公安县斑竹垱镇刘家溪渔场有一个制造假药的小作坊。工商局和公安局工作人员确定地点后迅速赶到现场检查。
举报人所说的造假窝点位于公安县斑竹垱镇刘家溪渔场一处偏僻的鱼塘,离公安县城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当工商局和公安局联合执法小组快要到达这个造假窝点时,造假人看到执法车辆,迅速骑摩托车从小路离开。仓惶逃跑中,还从摩托车上掉下两袋白色粉末状物体。
掉下的袋子被鱼塘对面一个女子扔到水里,执法人员判断,这户人家和这个造假窝点有联系。当执法人员走到这户人家门口的时候,房子里的一男一女又骑着摩托车快速跑掉。
骑摩托车的一男一女逃跑了,还有一个50多岁的男子站在屋前。该男子说他叫雷正山,是房屋的主人,但是对于执法人员的询问,他却闪烁其辞,一个问题也不想回答。
据公安墙体广告介绍,在房间里,执法人员发现了很多中药材、胶囊以及其他药品,在门口还有一个很大的烘干机。雷正山交代,鱼塘旁边的造假窝点也是他家的。于是,执法人员要求他把门打开。
门打开后,立即闻到一股浓烈的中药味道,房间内的景象让执法人员也很震惊。第一个房间右边角落里摆满了纸质包装箱,但是包装箱外面没有任何品牌标志。在房间右边则是堆得高高的原料桶,地上白色蛇皮袋中则装满了刚刚制作完成的药丸。药丸黑色,大小和豌豆差不多,表面很光滑。
在里面的一个房间,执法人员发现了用于制作药丸的造粒机和几个塑料桶,桶里装着不知名的液体,铝盆里是灰色的粉末。
在另一个房间,堆满了各种原料和半成品。整袋的滑石粉、活性黑炭,一瓶一瓶的液体石蜡油,还有大量已经成型的药丸等待抛光。
据公安墙体广告介绍,在原料仓库的一面墙上,执法人员发现了一块厚厚的布帘。掀开帘子,原来里面还有一个烘烤车间。四周摆满了铁架子,架子上全是做好的药丸,屋子中间放了一个炉子,里面的木炭烧得通红。药丸里的水分蒸发出来,整个屋子就像桑拿房。
附近居民透露,鱼塘旁边的这个屋子是雷正山去年租来。雷正山交代,在这里做药的是一个姓王的男子,对于这个人的底细他知道得不多。但是房间里的物品却显示,这里住的两个人分别叫汪兆华和雷德玲。
对于女儿女婿和这个制药窝点有什么联系,雷正山则拒绝透露。执法人员在房间里发现了一叠物流清单,清单显示,这个制药点和宜昌、山西、汉口等全国各地多个地方都有业务联系。
据公安墙体广告介绍,执法人员将物流清单收缴,以作进一步的调查。而在房间一个电脑里发现的内容更让执法人员感觉案情重大。电脑里有一个叫药易通的药业供应链管理系统,内容涉及药品采购、销售、库存、财务、配送管理等各个方面。商品采购清单、收款单、商品销售清单等单据也一应俱全。但是由于系统设置密码,执法人员暂时不能进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