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景德镇墙体广告 “小小的一个肉包,1元一个,都赶上茶叶蛋的价格了。”近年来,物价飞速上涨,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涨价”已成为人们口中常提到的词汇之一,粮食、肉类、蔬菜、奶粉、豆制品……飞涨的物价已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吃、穿、用、行等各个方面。
柴米油盐的价格是老百姓们最关心的话题,物价上涨,对景德镇市民生活影响有多大?6月11日,记者进行了一番走访。
市民:挣钱难、花钱快,逢年过节还得“大出血”
市民刘童今年47岁,儿子在外省读大学,开建材店的刘童夫妇一年收入12万元左右,除供学生和家庭寻常开支外,每次过节,平均下来都要花费2000多元,到了春节,他们还得花费6000至7000元置办年货。
刘童告诉记者,儿子最爱吃牛肉,往年花60元可买两、三斤牛肉,而现在一斤牛肉有时都要60多元,价格整整涨了两倍。“去年我在超市买袋装水饺还是15、16元一袋,而今年袋装水饺价格就涨到20元一袋,我靠着柜台磨蹭了好一阵子,才下决心买一袋。”刘童说,原先住在乡下,日常需要吃的菜都是靠自己种出来的,自给自足,但自从家搬到城里大街上后,虽然有时从老家捎些过来,但大多数时间都得还靠买,看到超市里的豌豆现在都卖到每公斤18元的价格,实在是舍不得,但想来想去,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只有把平常的用餐水平压低再压低。
当记者提及现在早餐包子的价格时,刘童14岁的女儿笑道,“小小的包子都卖1元钱一个了,都快赶上茶叶蛋的价格了,‘土豪’才吃得起茶叶蛋,叫我们这些‘穷丑搓’情何以堪啊!”
村民:国家虽有补贴,但物价上涨让种田赚钱还很难
家住浮梁三龙镇杨家店的刘师傅对土地有特殊的感情,始终坚守在那一片责任田地,并还租来邻居荒掉的3亩地,老乡们都称他为“种田能手”。
在与刘师傅聊天时,他向记者盘算起来,一亩地用肥料300多元,租赁费100元,耕整200元,请点工600多元,卖粮食后合计一亩地还倒贴100多元。
刘师傅说,随着科技的发展,虽然粮食亩产量有所提高,可现在乡下人种田基本上都是冲着自己的口粮去的,多余的粮食,大家才会卖掉。除非是那些大面积种粮的大户,包下村里的几百亩田地,齐刷刷的种下水稻,等到秋收季节,才有可能赚到些钱,但依靠现在市场的物价,大面积种水稻如果碰上灾害,能保证不赔,那就算不错了。
物价部门:需从源头上抑制物价过快上涨
近几年来,物价的上涨,不仅仅影响的是百姓的日常生活,而且也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针对这一问题,采访中,景德镇市物价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物价上涨一般伴随着农资价格的上涨、生产成本的提高,冲淡了农产品涨价带给农民的实惠。
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应加快农业、旅游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服务、餐饮、商贸流通、旅游等行业,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同时,实行多部门联合对市场进行监管,从源头上抑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稳定价格,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扩大农产品生产,保障市场供应,降低农副产品运输成本,降低农副产品经营费用,努力保持价格总体水平基本稳定。引导低收入群体转变就业观念,积极促进其再就业,促进消费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