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墙体广告 “保藏城市回想,刻下日子年轮”,昨天,湖北东峻集团退休职工杨少华将自个的小篆作品送到长江网,给“武汉形象·2014”投稿。这是长江网收到的首份书法来稿。
杨少华本年75岁,退休前从事公司文明作业,“因为作业需要,常常写公司活动刊头、简报等,笔不离手,和毛笔字打了40多年的交道”。杨老说,这次抉择用书法作品投稿,是两件事给了他底气,一是1986年参加长江日报硬笔书法竞赛,他获得一等奖;一是2012年参加武汉读书活动,见到了景仰已久的李敬一教授,他将自个抄写的李敬一《中华颂》的隶书书法作品送上,获得嘉宾的很高评价,深受鼓舞。
杨少华也是长江日报爱上层楼读书会的铁杆书友,自从参加读书会以来,每期都会带去一幅书法作品。书友常常问“您的‘功课’做好了吗?”他都应道:“做好了,必需的!”用书法作品为武汉的文明活动“增色”,成了他的愿望和习气。
身为一个“老武汉”,杨少华感叹,武汉的文明活动越来越多,给更多日子在武汉的人展示自个相貌的机遇和途径。这次“武汉形象·2014”面向草根征稿,是融入武汉文明日子的人展示文明自傲的机遇,也让通常武汉市民记载城市开展点滴,雕琢自己和城市一起成长的年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