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墙体广告走进黄石市下陆区老鹳庙社区党员服务中间,服务居民公示牌上,榜首个即是党总支书记刘伦堂的相片,相片下是他的电话“13986587303”。对老鹳庙社区的大众来说,刘伦堂是他们最了解的人。有艰难,就找刘书记,25年来,这简直成为当地居民的习气。
然而6月25日,这个习气不得不间断。那一天,74岁的刘伦堂因积劳成疾,倒在他作业了25年的社区书记的岗位上。
25年来,刘伦堂将负债的城中村发展成总产值2.3亿元的先进村;他逝世时,只留下3600多元自个存款,这是他的悉数积蓄。剩余的,是能装满一麻布袋的奖状、荣誉证书以及20多本学习作业笔记。
25年如“燕子衔泥”
负债村现在总产值2.3亿
25年前的老鹳庙,辖区人员2000多人,仅有600亩菜地,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村团体还欠了一些债。
1989年的夏天,在与乡党委书记的一番谈话后,时任乡公司公司司理的刘伦堂,决议抛弃兴旺的作业,挑起老鹳庙村的“担子”。
“其时他当那个司理蛮风景的,他情愿回来当书记,实话说,咱们都没想到。”村民江文胜说。其时,大多数人都觉得刘伦堂抛弃乡干部的铁饭碗“亏了”,但刘伦堂说,只需能带领咱们致富,即是“赚了”。
就任后,刘伦堂四处奔波,找亲友告贷,发起工人集资,先后创办了水泥厂、建材厂、碎石场、建筑队等一批村办团体公司,带着老鹳庙跳出了“苦海”。大雪天里,刘伦堂和工人一同上山用板车拖石头;烈日下,他带着馒头和自来水跟着送水泥的卡车到武汉跑销路。在刘伦堂的带领下,团体经济不断强大,2013年末老鹳庙社区完成社会总产值2.3亿元。
25年来,刘伦堂像“燕子衔泥”一样,筹集资金500多万元,改造社区泥巴路7公里,在全区首先完成村级公路悉数硬化,组组通水泥路。一起,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水、改厕、改电,处置了大众烦心的“低电压”疑问,让居民在全区最先用上自来水,让周边居民仰慕不已。
社区副主任程时贵说,刘伦堂常常作业到深夜,就睡在单位,很难幻想一位七旬白叟,有如此丰满的作业热心。惋惜壮心虽在,但他却积劳成疾。上一年9月,他被确诊为肝癌。社区干部方杨奏说,患病之后刘伦堂“更像是与时刻赛跑”,只需身体答应,他就坚持作业。
身后留下的悉数遗产
两张卡合计仅有3600元
在许多人眼里,刘伦堂是可以“说了算”的。当了25年的“一把手”,经手社区大大小小的建造项目上千个。经常有一些老板带着钱物找他帮助,但每次都是高高兴兴来,“灰溜溜”地走。
面临引诱,刘伦堂从没动过心。面临家人,他也从不照看。长子刘文兵说,爸爸早就定下“家规”,但凡社区的事、尤其是建造项目,家人一概不得插手。
6月25日下午,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弥留之际的刘伦堂,从枕头下摸出两张银联卡,颤颤抖抖递到长子刘文兵手上,时断时续地说:“我这辈子没有给你们留下啥财富,但也没有给你们留下一点扯不清的账,做人一定要公正清白,决不能让老大众戳脊梁骨。”
7月1日下午,刘伦堂入土为安。刘文兵和老婆江四兰到社区单位整理爸爸的遗物。除了成堆的优秀共产党员、省劳动模范等奖章、证书,还有20多本学习、作业笔记。到社区银行网点查询,爸爸留下的“6228480761028504915”中国农业银行卡上,只要 3600元;另一张“40551250631488905”交通银行卡上,只要0.96元。
“曾经我一向觉得他抠。”江四兰说。家里的房子仍是上世纪90年代盖的两层小楼,早已破旧不堪。2003年,夫妻俩想买套商品房,他们找刘伦堂借钱,可刘伦堂只拿得出几千元。“咱们只好再去跟亲戚朋友借钱,借钱的时候人家都不信任,说咱们还用借钱买房?”江四兰苦笑着说。现在,想着爸爸临终前说的话,再看看他留下的奖章和证书,江四兰哭了。
20多本笔记写满民情
大众的难处他都有一笔账
刘伦堂笔记本分为4类:5本作业笔记、7本大众反映疑问汇总笔记、5本大众纠纷登记笔记、4本学习笔记。
翻开他的记事本,大量的篇幅是哪家拆迁款没有抵偿到位,哪家危房需求修缮等简单被人无视的“小事”,一向记到他发病前几天。居民们说:“刘书记对咱们的难处心中有一本账!”
社区10组的居民程时满是个无房户,一自个带着三个孩子借住在二哥约30平方米的小屋里。上一年,他找到了刘伦堂,刘伦堂实地察看后当即表态:“争夺春节前住进新房。”可是,在城中村批地建房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刘伦堂和程时全一同,层层报告,处处找人签字。上一年8月,在还差一个要害的批字时,负责人却远在浙江挂职学习,刘伦堂二话没说,硬是坐8小时车赶过去,终究拿到了批文。此后不久,刘伦堂病倒了,程时全内疚难当:“刘书记是为咱们的事累倒的啊!”
50多岁的艰难户张整华没有作业,刘伦堂将他安排在法兰盘公司作业,月工资1500元;程怡患再生贫血,需求钱做手术,刘伦堂带头为她捐款……
“没有刘书记为我担保,我的合作社可能早就完了。”47岁的江文胜通知记者,2000年时,自个将30多亩荒山坡承揽下来,种银杏、桂花、枣子。“苗木前期投入大,没啥产出,我一度艰可贵揭不开锅。”刘伦堂传闻他承揽的事,自动登门,询问有啥需求帮助的。“就在他逝世前几天,他还到我家来看我。”江文胜说,这一次,刘伦堂显得极为瘦弱,“他说,他身体不行了,今后帮不了我啥了。他说要是再有啥艰难,让我一定要坚持下去,别抛弃。”江文胜声音呜咽地说,一想到再也看不到书记登门了,他就觉得“心里空空的”。
200居民自发前来送别
书记走了但仍愿守护老鹳庙
“长于学习,并长于学以致用。”下陆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李文清这样评估刘伦堂。他说,刘伦堂虽然学历不高,但25年来他创造了下陆区多个榜首:榜首个办水泥厂的公司家,榜首个带头搞经济体制改革的村支书,榜首个搞村级工业园和五年发展计划的带头人,也是下陆区一起荣获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和全省劳动模范的仅有之人。
更重要的是,他对这一方土地、对这儿生活着的大家怀着深沉的豪情。
上一年9月,刘伦堂确诊肝癌后,开始承受介入医治。榜首次医治后,他稍好一点,就悄悄溜回单位,处置大众难题。当年12月,第2次介入医治后,他仍不顾家人和医师的劝止,又回到社区。
“逝世前两天,他说想到社区和居民家看看,咱们给他借了轮椅,但他吐了很多血,连坐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江四兰说。
弥留之际,对来探望他的每自个,刘伦堂都能明晰地认出来,也能记住对方还有哪些艰难需求处置。“我站在床边感受格外心酸。”刘文兵说,“说心里话我宁可希望那会他模糊一点,就能少顾虑一些。”
6月25日深夜,74岁的刘伦堂离世。6月29日,大雨如注,200多名居民自发前来为刘伦堂送别。
刘伦堂走得匆促,生前仅有留下的遗言即是,身后将自个的骨灰安放在老家林场。这儿背靠村庄,他想默默地注视着这儿的改变,希望后人能完成他发展商务物流、对接团城山商务区,建造老鹳庙新城的愿望。
眼下,下陆区正在修编计划,构成以老鹳庙社区为中间,辐射整个老下陆、全部临接团城山开发区的老下陆商务区和物流中间园区的发展结构,刘伦堂的愿望很快将成为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