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打电话 发送短信 在线咨询 总部地图
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广告热线:189-8617-2817
广告热线:tel 189-8617-2817 客户留言
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杯花舞:以特色成就生命
相关案例: 广东梅州墙体广告

服务热线:189-8617-2817 时间:2012-05-31 11:43:51
墙体广告公司坚持全面部局,本土化经营,本土化实施的发展战略。有近二十支本地人员组成的施工队伍。监理及业务人员组成的团队,负责运作本地业务。帮客户省去中间环节,马上行动,品牌快速传播,提供适宜的价格,有保障的服务,在行业中树立了一面旗帜。 客服电话:400-6060-805
<%} %>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杯花舞是一个颇具兴宁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 优美婀娜的舞蹈动作,欢乐明快的音乐节奏,清脆悦耳的铃铃……”杯声,以及客家味极浓的改编山歌调式,让观赏的人们流连忘返。杯花舞以其独特的民间艺术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成为民间舞蹈艺术的一朵奇葩,久演不衰,饮誉国内外。据了解,杯花原是道教的一个舞蹈节目。道教于清代就在兴宁流行,至民国时期仍有一定数量的信教人员,并于100多年前创新改革杯花舞。以前,道士在表演时是用五句板说唱的竹板进行击拍的,道士朱官祥进行改革,以兴宁产的伯公杯代替竹板,使节奏更多样,声音更清脆,表演更具技巧,令人耳目一新,成为兴宁道教特有的舞蹈形式。做觋表演的杯花舞主要表现三个奶娘到茅山学法除妖的故事。舞蹈时舞者双手各持一对白色瓷质的伯公杯,两只杯子相互敲击着不同的节奏,边舞边唱,很有民间特色。以后凌佛桂从朱官祥处学到后一直沿用并流传至建国前。伯公杯也就成为独特的道教舞蹈打杯花的道具。 

  1956年,梅州第四中学的老师罗渣、谢月文着手编舞,由文化馆创作人员范晴作词,谢高、罗渣编曲,进行改编排演,运用民间小调和本地水口山歌为基调,编成舞蹈,表现了客家青年男女热爱劳动和追求美好爱情生活的情景,演出效果极好,受到民众欢迎。

  1957五一节,兴宁杯花舞作为广东省代表团的节目之一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全国音乐舞蹈汇演大会,舞蹈队受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宋庆龄等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演出后,解放军总政歌舞团、空政文工团和广西代表团等专业团体纷纷派人到广东团住地学杯花舞,连带去的江西景德镇烧制的一千个专用杯也给有关团体要走了。据说,杯花舞进京参加汇演回来后,一些外地文艺团体还派人直接寻到兴宁第四中学学习打杯花的技巧。他们陌生的面孔和颇有艺术气质的身影引起了小小圩镇的阵阵骚动,墙体广告成为当时新陂圩及附近群众议论不休的话题。

  1984年,兴宁县文化馆的创作人员继续深入挖掘,积极探索、创新,编创了情绪舞蹈《明月照山乡》,并对舞蹈道具杯子进行改革,在伯公杯底部留一个小孔,用松紧带套住拇指和中指,表演时杯子不会掉下来,使杯花舞更富有技艺性,表演更加灵活。

经过几代文化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杯花舞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地改编、加工、变革,每一次都以其来自客家民间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更易为民众接受的音舞而获得众多荣誉: 20026月到香港参加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五周年演出,被香港特区民政事务处授予能歌擅舞奖牌;多次到深圳、珠海、广州等地演出受到好评。20043月,以特色成就生命的杯花舞迎来了新的荣耀,广东梅州墙体广告授予兴宁市杯花舞艺术之乡荣誉称号。 2005,舞蹈《杯花声声》在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民间艺术汇演中荣获金奖,并在广东省第三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比赛中再次获得金奖。

鄂ICP备19012946号-3号 地址:武汉武昌
客服热线: 189-8617-2817
版权所有:湖北墙体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支持:湖北墙体广告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