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梅州墙体广告报道称:过去的五年,是经受严峻考验的五年,是积极探索山区科学发展道路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在破难攻坚中奋发有为,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全面完成了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为“十二五”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探索实践“绿色崛起”发展新路。五年来,我们全面把握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主动顺应生态发展区的功能定位,积极抢抓全省实施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双转移”和扶贫开发“双到”等重大机遇,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有效应对煤炭行业关闭退出、国家烟草消费税政策调整、小钢铁小水泥小火电关闭淘汰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认真总结“四个梅州”的成功实践,确立实施“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战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按照“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决策部署,认真谋划“十二五”发展,明确提出了“全力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梅州”的核心任务。实践证明,我市的发展思路和举措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梅州发展实际,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在2010年省对市落实科学发展观政绩考评中,梅州市位居全省第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对绿色崛起新路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梅州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成效更加明显,并对今后发展寄予厚望。
经济发展在转型中提速增效。五年来,我们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绿色崛起的重要抓手,强力抓好招商引资,引进项目近千亿元。广汽集团、广晟公司、海航集团、三一重工等一批大企业进驻梅州,蓝宝石、紫晶光电等高科技项目落户园区。按照“生态园区、工业新城”的发展定位,加强穗梅合作,突出市县共建共享,举全市之力推进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园建设,园区两次以最高分竞得10亿元省扶持资金,成为全省十大重点园区和首批循环经济工业园。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园、蕉华工业园和各县特色园区建设步伐加快。着力推进烟草、电力、建材、陶瓷等传统工业加快“绿色转型”,大力发展以油茶、金柚、茶叶等为重点的精致高效农业,加快发展旅游先锋产业和金融证券、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三次产业结构由22.2:43.9:33.9调整为19.6:41.6:38.8,产业竞争力增强。2007年以来,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四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是梅州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预计今年全市生产总值比2006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2.1%;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3%。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年来,我们以构建粤闽赣边区域交通枢纽中心为目标,累计投入121亿元,着力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场硬仗,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59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比“十五”期末增加22.6公里。广梅汕铁路扩能改造(梅惠高铁)项目列入国家“十二五”铁路建设规划,鹰梅、浦梅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天汕、西环、兴畲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梅大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国、省道升级改造加快推进,行政村道路水泥硬底化改造全面完成;梅县机场扩建进展顺利,梅江、汀江航道整治工程主体完工。以最大的力度全面推进城乡水利重点工程建设,累计投入70多亿元,全面完成韩江梅江沿岸180公里重点堤围和合水水库、益塘水库等177宗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梅城及各县(市)的城市堤防标准分别达到100年和50年一遇。墙体广告一批能源、电网、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产,梅州(五华)抽水蓄能电站、大埔电厂经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同意开展前期工作。江南人居环境改善工程、东山教育基地和世界客都大道等城建重点项目顺利完成,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全面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