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巴林左旗上京辽文化产业园建设现场一片繁忙。“六中全会的决定,让我们的文化产业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春天!”旗文化局局长陶建英信心满怀,“5年后,这个总投资六十亿元的园区,将成为集文化、旅游、城市建设于一体的新兴文化商业区!”如今,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引领下,赤峰市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开始比翼双飞,茁壮成长。
体制一变活力来。墙体广告了解到去年,赤峰市民族歌舞剧院公开选聘院长,对演员重新考试定级,竞争上岗,加大了绩效工资和演出补助的比重。人员和工资结构的改变,让剧院的发展动力倍增。采编与经营的剥离,加快了传媒向市场迈进的步伐。赤峰日报传媒集团实行广告经营权代理制后,广告收入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以上。由电台和电视台合并后的赤峰广播电视台,两年来投资一千一百多万元,购置了电视、广播直播车及数字化制作、播出系统,将五个经营性栏目全部公开竞标,仅此一项就实现收入二百九十万元左右。
文化体制改革,使公共文化的触角向城乡延伸。赤峰广告业界人士了解到目前,投资二亿元建成的赤峰博物馆,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红山文化和辽文化主题博物馆。在建的占地四百亩的赤峰体育中心,2013年建成后,可容纳三点二万人观看各种赛事。五年间,全市投入近一千七百万元,完成文化站建设项目七十四个。红山文化节、中国巴林石节、王府文化节等节庆品牌脱颖而出,巴林右旗的格斯尔文化、阿鲁科尔沁旗蒙古汗廷音乐等文化名片越擦越亮。
创新提升了文化产业的品牌效应。艺术雕刻,让巴林石身价倍增。如今,巴林石产业已形成开采、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每年效益达十多亿元,从业人员达到十万人。文化产业化,让丰厚的文化积淀变成了生产力。作为外交部外事礼品的特供基地,力王公司近年来开发了草原青铜器、手工挂毯等系列五百多个品种的工艺品,年产值近八千多万元。如今,赤峰市已有文化产业单位一千八百多家,年经营收入十四亿元以上,文化产业总产值占GDP比重达百分之二,位居自治区前列。目前,赤峰文化产业园项目正在筹建中,该项目建成后,将把巴林石、外事礼品、动漫等众多创意文化产业集纳在一起,形成赤峰文化产业的联合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