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庄墙体广告 看 似是免费讲座,又喊大爷又喊大妈的,还赠礼物,您信了,就离被坑骗不远了。昨天,本报2015年首期“月月3·15”维权热线开通,一上午30余起投诉 中,老年人被忽悠买保健品、药品无效却退货无门再次变成“重灾区”。记者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许多保健品销售组织现已构成有方案、有组织的营销格式,经过亲 情牌、孝心牌、关心牌、包装忽悠等各种手法,让老年人“忽忽悠悠”地就买了商品。
投诉
免费讲座诱入局 “贵重礼物”作钓饵
何 阿姨和老伴从街头发的小传单上看到免费发放眼镜,就去领眼镜,领取眼镜的同时还领到了一张听课证。上一年11月29日早晨6:40,家住东二环的何阿姨老两 口起了个大早赶到南小街上一家宾馆,听了号称“北京来的专家”的健康讲座,且连听三天,到第四地利,健康讲座开端卖药品了。
在 卖药前,主持人现场先推介起一套十二兽首的酒杯礼盒,号称是镀金的,价值几千元,现场竞价拍卖。跟着主持人的煽动,很快就有人举手竞价,两千,三千的叫价 声响此伏彼起,最终有人举手花13000元买到了这套号称“增值潜力无穷”的十二兽首酒杯。然后,主持人口风一转说,现场酒杯礼盒没几套了,决议作为赠品 免费赠送给现场买保健品的朋友。何阿姨老伴就动心了,当即掏3999元买下了一年的参龙胶囊和吗咖胶囊。老两口吃了这药都感受不舒服,就给作业人员打电 话,作业人员回复说再接着吃一段时间习惯了就没事儿了。何阿姨又吃了几天药,仍是感受不舒服就停药了。这其间,何阿姨从网上查了查,发现他们获赠的十二兽 首酒杯礼盒,网上最廉价的报价只要68元。老两口觉得自个上当受骗了,就找其时招集他们开会听课的中脉健康工业集团要说法。成果其时担任招待的作业人员小 梁通知老两口说,这参龙胶囊和吗咖胶囊并不是中脉自个的药品,是和其他公司协作的药品,如今中脉也正在找这家公司找不到呢。
记者昨天致电中脉健康工业集团的作业人员小梁,小梁给了公司的作业电话,接通后,招待人员回复说担任销售的梁司理不在,稍后联系上给回复。成果记者再次致电时,该作业电话不是无人接听即是正在占线。截至昨夜下班时中脉仍未给出清晰解决方案。
免费医治仪 一步步套你的钱
王 大爷一向有腰腿疼的病,近来他看到一则广告:“寻觅腰腿疼病人,免费送医治仪”,广告中介绍说,医治仪专门治腰腿疼,效果很奇特,因为在商品推行期,打电 话就免费送到家。王大爷就动心了,他按广告上的电话打过去,说了自个的体现,接线人员表明他的体现恰是这台医治仪医治的体现,医治仪是免费送的,不过合作 运用的药物得花钱买,一个阶段1400元。为了看病,王大爷就汇去了1400元钱,很快收到了这台医治仪以及16包数码导入片。用了几天,售后人员打来电 话问询运用情况,王大爷说如同还有点减轻,售后人员就接着问询运用后的各种体现,问了一通后通知他,他的病灶现已被激活了,恰是医治的最佳时机,他能够让 老院长帮助配点中药,彻底治好。王大爷就容许了,又过了两天,售后人员再来电话说,老院长现已把药配好了,一共是15天的中药,合作医治仪医治,确保除 根,需求王大爷再汇来1400元钱。
王大爷说,如今他理解了,免费医治仪即是个钓饵,意图即是一步一步套你的钱啊。他现已花了1400元,肯定不会再给对方汇1400元了。
调查
保健品爱忽悠 为啥白叟还掏钱
明知保健品市场乱象丛生,为何还有这么多平常日子节省的白叟毫不勉强拿钱采购这些报价惊人的保健品?
从 记者招待过的大量老年人保健品投诉事例看,老年人对保健品“着魔”首要仍是源于对健康的巴望;还有,即是保健品推销人员的“亲情服务”,刚开端并不直接推 销商品,而是对白叟进行交心关心,嘘寒问暖,“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不离口,乃至比后代对白叟还交心,让白叟放下戒心。之后,使用老年人爱贪便 宜的心思,免费体会、公益讲座、免费旅游、免费小礼物派发等等。各种小恩小惠就变成引诱老年人迈入保健品圈套的第二步。
讲 座时再请来所谓的“专家、院长、教授”等名号,来进步老年人对药品和医师的权威性认知。再加上讲课的组织方还会经常组织“托儿”言传身教,做活广告,让消 费者一会儿就迷信上某些“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在历次投诉中,还有消费者反映过自个老母亲顽固不化吃了许多保健品,乃至信誓旦旦地说“专家说吃了不舒服 的,是商品在发作效果,和体内疾病在做奋斗”。
在销售现场,健康参谋还会时不时推出“限时特惠”等手法,乃至制造再晚一步就买不到药的严重氛围,一会儿就套牢了正本还在犹疑的老年人。
监管
晚年人保健品投诉
为何难处理
晚年人屡次受骗,监管部分却是处理难。
据 记者了解,药品、保健品的出售受工商与食药监办理,但两个部分又有分工。记者别离采访了两个部分。工商部分人员介绍,药品、保健品的主管部分是食药监局, 他们担任办理的是药品、保健品的虚伪宣扬、夸张宣扬,假如存在这些状况,他们可根据广告法对产品虚伪宣扬进行查办。石家庄市食药监局的有关人士则表明,他 们的监管方向主要是药品质量,假如花费者在商场上发现假药,比方冒用批准文号,成分不合格等,能够拨打河北省食药监投诉告发热线12331进行告发。但是 晚年人被忽悠买药、买保健品大都与虚伪宣扬有关,而这些虚伪宣扬归工商局管。
而监管部分又常常面对取证难,这些卖药的人常常是租场所搞活动,打一枪换个当地,没有固定店面。接到投诉后,法律人员找不到运营者;或许晚年人在买药时底子没要发票,或许供给不了运营者的具体信息。
而 且,不少保健品经销商现已学会以“打擦边球”的方式逃避监管。为了逃避法律部分的监管,推销保健品的大多隐匿在酒店、小区、写字楼里,卖出去的产品也通常 不给发票,因为取证难,维权成功的概率十分低。不少健康讲座通常挑选在早晨8点钟之前进行,最早的乃至清晨三点就开端健康讲座;而在宣扬上,药品、保健品 通常有规范的手续和阐明书,出售人员暗地里向晚年人肆意夸张功效,将作用说得不着边际。假如花费者当时没有录音取证,事后监管部分很难取证查办。
那 么晚年人保健品花费真的是投诉无门吗?业内人士主张有关监管部分要做好监管联接,联合法律,添补缝隙,加强工商和食药监、卫生、公安部分等有关职能部分之 间的协作、联合法律。食药监办理部分要从源头加强监管,堵住假劣保健食品流向商场的出口;工商部分严厉打击虚伪宣扬和无照运营;卫生部分严查冒牌“名 医”、“专家”的不合法医治行动。此外,媒体也应加大对晚年人花费保健品的花费提示,典型事例发布,增加对晚年人的关怀,提高晚年人的防范认识,引导晚年人 对保健食品科学、合理花费。
有关业内人士还呼吁,政府应尽早出台《保健食品监督办理条例》,对保健品出产及流通等环节做出明确规定,进一步加大对不法保健品出产、运营公司的监管和处分力度。
提示
有病别信广告上医院
昨 日,现场接听“月月3·15”热线的石市工商12315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马颖丰提示花费者说,晚年人寻求健康的心理能够了解,但必定不要轻信夸张的广告宣 传,不要轻信保健品促销活动;不要盲目相信保健品传单、“医学专家”所做的介绍,不要在不了解的状况下参加所谓各种组织,避免受骗受骗。购药要挑选有固定 地址的药店,购药时牢记索要规范发票,发票上应具体注明保健品称号、出售日期、出售者印章、数量和金额等内容;购药后要仔细阅览药品阐明,翔实了解保健品 所含成分、适应症、适合人群和忌讳要求。一旦出现疑问,要当即向有关部分维权投诉。
最 要害的是,晚年人身体不舒服必定要去规范医院就诊。“假如卖方的药品效果那么好,医院为何不用?还用他们如此宣扬?”工商12315工作人员提示,晚年 人遇到状况多同后代、家人商量,避免受骗;另一方面,做儿女的也要多关怀白叟,尤其是白叟的身体健康疑问,有病及时医治,不给骗子留待机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