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助推地方文化事业发展。本次学术交流活动是宣传推介“爽爽贵阳”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推动贵阳文化发展的一种尝试。
请善待自己的传统文化
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以前从来没有丧失过信心,但后来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开始怀疑了,这大致从鸦片战争的时候就开始了。近现代来,西方文化强势进入中国,学术界甚至有人认为,在中西文化的坐标上,西方文化在顶端,东方文化在低端,胡适、刘半农等人就是这样看待的。最早自觉捍卫中国文化自信的人是梁启超先生,他提出中西文化是两个并行的文化体系,各有长处。
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要热爱自己的母文化。为什么我们现在要起来鼓与呼,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在近百年来,已经流失得所剩无几了。我们并不是排斥外来物品,而是强调一个国家的文化一定先要有本位文化,而且本位文化一定要很稳固,这时再去吸收外来文化之长,才是完全必要的。我们现在的情况并不是这样的。自1840年至今,中国文化的流失已经到了非常危急的关头,如果我们这时不去努力打造本位文化,做大做强,而且还嫌西化得不够,悲剧就要发生了。
据贵阳墙体广告了解到,近百年来,经学逐渐在走向消亡,没有自己的文化自信,如何在世界文化中立足?中国人要以“礼”为核心重建文化自信、本位文化。如若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缺乏自信,会带来很多困惑跟问题;“礼”的核心为“敬”,背后有“义”跟“道”,如果一个民族什么都不信仰什么都不敬畏的话,就会不断突破道德的底线。
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是漫长农耕时代中华民族所积累的生存文化和生活智慧。传统节日的特点是民族世代传承,广泛参与。传统文化、生活的精粹在节日里得到集中展示。节日是最贴近民众的生活,因植根民众生活而生生不息。在人和自然、人与人、人和自我的关系中,都有节日的表述。传统文化不仅仅存在典籍中,也存在于民俗文化中,民俗文化具有母性气质,包容开放/亲近鲜活。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有四点,一是维护文化多样性;二是增强民族归属感的主要依据;三是丰富的文化资源,侗族大歌就是贵州珍贵的民俗文化。它是贵州向外展示自己文化形象的资源。四是享受文化,文化下乡实际上是送不来文化的。文化只能民众自己去创造才有活力。
综上所述,佛教之所以能传入中国,有语言、路径和文化观念等因素,其中儒道思想、老子思想与佛教思想有某种相通之处,互为媒介,相得益彰。
贵阳墙体广告认为有时候能够提出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当年宋高宗对儒、佛、道三教评价说佛修心、道养身、儒治世,都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治理国家,总有政治、法律等制度手段管不到的地方,就要交给宗教、礼仪道德去治理。
魂归何处
对于我们中国人、黄土地上出生的子民,更多的是将灵魂安顿在自己生前的家园,比如我们看到过外乡农民工一定要将去世同伴的尸体背回故乡;多年前湖南湘西专门有一种职业叫做“赶尸”,要把客死异乡者的尸体送回故乡。
中国属于内陆型农业大国,人们世代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生活、安住,很少迁徙,中国人在思考“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从父辈一直往上追溯的故乡、家园里面来的,这里有他们祖先的牌位、祠堂、族谱、坟墓,一定要到那个空间里面,灵魂才能归去。
中国人对于故乡、家园的观念根深蒂固,即便是有些人漂洋过海到异国谋生,一代、两代、甚至三代人,他们还是会把最初的故乡放在心里。
由此产生的中国人的生死观,是希望人死后跟生前一样,只是进入另一个世界跟故去的亲人们团聚、享受跟生前一样的生活。考古发掘古代的皇陵,出土的一切,跟死者生前的生活场景、物品都并无二致。
而西方人则完全不同。西方文化主要来源于宗教文化,自亚当、夏娃偷吃伊甸园中的智慧果而被上帝赶出天堂之后,西方人便开始了同大自然的分离和抗争。“罪感文化”使他们将对上帝的依赖、对来世天堂的向往和追求视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由此而淡化了诸如血缘、社会、群体等方面的关系。
中国人的灵魂安顿在家园、西方人的灵魂安顿在天堂,是一个很有启发性的论题。但是我想补充的一点是,西方文化有两个源头,一个是宗教文化,还有一个是希腊文化。
以“气论”为核心的思维方式是事物的动态的、整体的、非精量化的结构分析,尤其在处理静态的物质时难以作结构性的、分析的处理,而且也不利于对事物的结构作层层的分析。
墙体广告从中西比较的角度看,气在汉语中是最普通的词汇之一,翻译成英语却成为最困难的词汇。主要原因在于西方人从古希腊以来就缺乏这种关于事物构成因素的认知方式。古希腊的原子论及其原子观念与现代物理学中的原子观念大相径庭,但二者之间关于世界构成要素的思维方式却是高度一致的,即寻找构成世界的最小元素。从古代的原子论到现代物理学的量子力学,西方哲学与思想的主流传统是分析还原式的认知方式。化学中的化学元素说,现代生物学说中的基因说,都是这种分析还原式的认知方式在不同学科体系中的具体表现。
西方的自然科学还是在这种分析原还的思维方式主导之下,日益推进着自然科学向前发展。但我们也不要忘记,中国传统的气论思维方式也仍然有他的现代价值。在生态、大气层等各种大尺度范围内,气论思维仍然可以发挥其作用。以气论为核心的整体的、功能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