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墙体广告人士昨日从相关部门获悉,为加快文化旅游名省建设,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进一步壮大文化旅游产业,日前,青海省政府办公厅向省文化新闻出版厅、省旅游局、省广电局、省体育局等部门转发相关意见,意见书中明确规定,我省将着力把古建筑、明长城、大遗址等打造成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并逐步打造六大区域性特色文化旅游景区。
今后,旅游规划和景区规划进行修编补充时,将重点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秉承传统,注重原真性、保护性,提高规划的设计水平。在景区景点建设、品牌宣传、旅游线路设计、乡村旅游等方面,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把文化贯穿到旅游发展的全过程。
我省将以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增加景点特色和文化附加值,增强景点的竞争力,充分发挥景区的旅游带动作用。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街区的保护,把重点文物(遗址)建立标志,列入全省重点旅游系统标志工程建设当中,同时增加停车场、卫生厕所、导游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文化和旅游管理体制机制,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着力把古建筑、明长城、大遗址等打造成我省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
全省3A级以上景区,将加快“非遗”进景区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保证非遗产品在景区内有宣传、展示、销售的场所,形成展示、游览、购物旅游服务体系。要结合各自的特色,挖掘、整理、创编、研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演艺节目、旅游商品,明确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的场地、方式、品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创造条件。
意见书中鼓励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传承人在景区内现场制作和展示活动。青海湖、塔尔寺、湟源丹噶尔古城、贵德、坎布拉、互助、博物馆群等景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的重点地区,今年将会全力推进。我省还将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工作进度表,做到有安排、有检查、有落实。墙体广告人士还同时还了解到,以传承、保护和发展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目的,支持重点景区创办“青海非遗文化一条街”,设立传统演艺和非遗产品演示展销体验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传统演艺与游客互动交流的平台。
今后,我省将在4A级以上旅游景区所在城市(镇)建设中心演艺场所,编排精品剧目,提供经常性演出。同时,在湟源、西海镇、互助、贵德等地建设影视外景拍摄基地,打造影视主题乐园或影视文化城。
未来,我省将着力打造区域性特色文化旅游景区。在不同地域、不同景区,推出不同特色、不同内涵的文化旅游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旅游消费需求。
西宁城市景区:充分利用西宁优势,大力扶持、开发展现民俗、餐饮、乡村农耕和现代文化等文化旅游场所,开发以黄河、高原为特色的徒步、自行车等休闲活动。
青海湖景区:将引导和支持剪纸、堆绣、动物标本、牦牛骨工艺品等民族手工艺品进景区销售,以满足游客购物消费的需求。由省演艺集团派员指导青海湖景区演出团队提高民族歌舞表演水平,并适时送青海交响乐团进景区演出,推出消夏高雅音乐会。
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和坎布拉景区:以热贡文化为主题,将热贡唐卡、堆绣、木雕、剪纸、银饰、服饰等的研发生产与现代商业展售相结合,形成集旅游、休闲、体验、购物于一体的热贡文化步行街区。
海南墙体广告了解到贵德景区:积极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区。整合资源,集中展示尚尤则柔、皮影戏、鹿舞、“花儿”、秦腔、社火等民间文艺。互助土族风情园:以土族盘绣等为代表的刺绣手工艺品的生产、展示、销售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突破口。把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互助天佑德系列酒、酩馏酒的研发生产、互动体验、展示销售作为弘扬互助酒文化,推动文化旅游业的有效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