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凌晨,久旱无雨的耒阳下起了“及时雨”。原来,这是该市用炮弹打下来的。据了解,为抗击特大旱灾,除抓住时机实施人工降雨外,目前全市还有5000余名干部“上山下乡”,驻守田间地头,采取多种措施,尽力减少旱灾损失。
目前,耒阳市正遭受1963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旱灾。市里及时启动抗旱Ⅲ级应急响应,并紧急下派36个抗旱救灾工作组,由市级领导带队,带资金、带技术、带器材,分赴各乡镇、办事处,抓抗旱救灾工作。耒阳市财政紧急拨付500万元用于抗旱。广大干部群众积极行动起来,科学调度水源,对渠道清淤防渗,打井掏涵,抽水浇灌,并实施人工降雨。在该市永济镇红砂滩电灌站墙体旁边,在马达的轰鸣声中,耒水哗哗流入田间。这座电灌站年久失修,此前已不能正常运转。为解决抗旱水源不足问题,永济镇自筹资金30余万元,抢修好电灌站,解决了7个村1100余亩农田灌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