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山东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形势得到进一步好转,外贸结构优化国际竞争力提升,
2011年山东进出口总额2360亿美元,居全国第六位,占全国的6.5%,是2001年入世当年的8.1倍。
从主要商品看,2011年出口前四位的商品分别是纺织服装、农产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全省农产品出口153.8亿美元,增长21%,检验检疫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95%以上,农产品出口占全国的1/4强,连续12年居全国首位。
从主要市场看,美国、欧盟、韩国、东盟、日本是山东省前五大贸易伙伴,2011年进出口额分别为302.7亿、295.0亿、291.7亿、285.5亿、248.3亿美元,分别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12.8%、12.5%、12.4%、12.1%、10.5%。
从贸易主体看,山东省有进出口业绩企业达30116家,进出口过亿美元的企业259家,比2001年增长8倍,过10亿美元以上的骨干企业达到32家,国际知名品牌企业上升到147家,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由2001年的5%提高到10%左右。
从贸易方式看,2011年,山东省一般贸易进出口额1303亿美元,加工贸易进出口额835亿美元,其他贸易额222亿美元,分别占全省的55%、35%、10%。
据山东墙体广告了解,2011年,山东省外派劳务48836人,列全国第一位;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74.7亿美元,列全国第二位;境外投资27.1亿美元,列全国第二位。
在境外资源合作开发方面,兖矿集团、山钢集团、信发铝业等一批企业到境外从事资源合作开发。其中,兖矿集团投资33亿澳元收购澳大利亚菲利克斯公司股权项目,是我国最大的境外矿产资源收购项目。
在优势产能境外转移方面,烟台南山、淄博兰雁等企业加快优势产能境外转移,建立了多元化境外加工制造基地。目前,山东省在境外已初步形成3200万件(套)服装、700万台家用电器、15万台计算机、80万立方米木材、60万台农业机械的生产能力。
打造特色发展模式
近年来,结合全省实际情况,山东不断创新思路,摸索和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路子,形成了具有山东特色的工作机制和发展模式。一是着眼搞活流通扩大消费,深入开展了“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重点抓了放心消费、便捷消费、满意消费、多元消费四个环节。围绕放心消费,开展了“诚信商贸企业”创建活动,着力营造诚信经营的大环境,打造诚信经营首善之区;围绕便捷消费,着力完善城乡市场体系,构筑深购远销、货畅其流的流通格局;围绕满意消费,大力推进“十百千”骨干企业创建活动,加快培育1家销售收入过千亿、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