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南北分界线上,有一座小而精致、古乃“采珠之地”的城市——蚌埠。
墙体广告了解,它是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总面积五千九百多平方公里。在历史的长河中,三百六十多万珠城人民,用孜孜不倦的努力和拼搏,点亮了它那熠熠发光的“歌舞之乡”、“帝王故里”、“山水名城”、“淮畔明珠”等多张名片。
蚌埠历史文化悠久。距今7300年前的双墩文化是淮河文明的突出代表,4000年前的治水英雄大禹曾在蚌埠西郊演绎了劈山导淮、禹会诸侯等美好传说,2200年前在垓下古战场演绎了“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历史故事。
蚌埠交通区位优越。蚌埠位于千里淮河与京沪铁路的交汇处,拥有京沪铁路一等客站、华东地区一流的大型货运编组站。京沪高铁在蚌埠设站,2小时可抵上海、3小时可达北京,蚌埠站还是京沪高铁和未来京福高铁的交汇站。北京—福州、南京—洛阳两条高速公路在此交汇。蚌埠港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四季通江达海。
蚌埠各类资源丰富。蚌埠农产品资源丰富,毗邻淮南、淮北煤炭基地,电力供应充足。拥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40所、41所等7家中央驻蚌科研院所,3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拥有安徽财经大学等10所高等院校、34所职业教育院校。
蚌埠投资环境良好。经过多年发展,蚌埠已经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安徽省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皖北地区加工、商贸和科教中心,是国家比照东北老工业基地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安徽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城市。
当前,蚌埠正处在经济快速上升期和对外开放的新起点,随着国家加快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安徽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和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蚌埠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产业、科技优势将进一步显现,经济社会发展将进一步加快。
“十五”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蚌埠积极抢抓机遇,大力实施四大战略,按照“全党谋发展、全市抓经济、优先抓工业、关键抓投入、重点抓招商、全民抓创业、强力抓环境、着力抓民生”的基本工作格局,协调各方力量,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功战胜自然灾害,经济保持持续平稳较快发展。
而随着工业强市战略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战略的实施,创新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在蚌埠这块热土上日渐成长壮大,光伏、生物、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让曾经的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新时代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