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墙体广告 桑给巴尔,是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位于印度洋上的璀璨的明珠,然而经济落后,缺医少药。早在1964年8月,我省就向桑给巴尔派出了第一支援外医疗队。半个世纪来,当地百姓心中都铭刻下了中国医生可亲、可敬的形象。医疗队所到之处,人们会奔走相告,热情地欢呼“吉纳(China)”!
5月初,由常州18名医生组成的江苏省第25期援非医疗队,在圆满完成为期两年的援桑医疗任务后,从桑给巴尔回到家乡。记者近日走近医疗队员,听他们讲述那不为人知的援桑故事。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刘亚平主任是医疗队长。“我们能做的就是全身心地为桑岛民众的健康服务,因陋就简、因地制宜推广适宜技术。援桑期间,我们有多项技术为桑给巴尔首例,填补了当地医学史的空白。”刘亚平告诉记者,由于当地医疗资源匮乏,看病对偏远地区的村民是一种奢望,生了病只能扛,扛不下去就只有听“阿拉神”的安排,有的村民甚至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他们的村子。为此,队员们24小时应急诊,随时待命,急诊手术、重大手术和抢救都需要中国医生来完成。
刘亚平的妻子卞晓萍也是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的一名医生。去桑给巴尔之前,刘亚平非常纠结:夫妻俩都是外地人,妻子平时就工作压力很大,儿子今年又刚上高一。她一个人,能撑得住吗?就在刘亚平援非后,孩子上学路上被电动车给撞了。卞晓萍除了忙医院的工作,还要接送孩子。怕影响刘亚平的工作,每次刘亚平问及她和儿子的情况时,卞晓萍总是报喜不报忧。不久后,卞晓萍还被查出了甲状腺癌。思量再三,卞晓萍终于把自己的病情告诉了刘亚平。电话那头,刘亚平心疼极了,可是他任务在身,短期内不可能回国。谈及家人,刘亚平一脸愧疚,他告诉记者:“所有的援非队员,入选援非的那一天起,内心就有了一份情结和一份理想,那就是为中非友谊的源远流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来非洲之前,我就对这儿医疗条件的落后有了心理准备,但还是觉得穿越了。”泌尿外科的陆皓回忆,“第一台手术停电三次,第二台手术电刀漏电,无影灯8个灯头只亮2个,器械车只有三条腿……”解决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停电就准备好应急灯,电刀漏电就把按钮部位用干纱布裹上……桑岛微创中心在只有一把废弃内窥镜、一个用来模拟腹腔的纸盒的基础上艰难起步,桑岛医生终于学会了基本的膀胱镜手术。桑给巴尔第二任总统琼布的长子苏莱曼在中国专家的悉心指导下,乳腺癌切除术、食管癌根除术迅速提升,成为当地颇有影响的外科医生,“苏莱曼和中国医疗队的友谊也成为了一段佳话。”
“写书原只为了能够记录和纪念两年点点滴滴,可写着写着,发现为桑给巴尔颌面外科医学发展破解了难题,更是我们援外队员的职责。”援外医疗队队员刘华联告诉记者。刘华联受邀担任桑给巴尔唯一一所医学院的客座讲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我发现班里学生根本没有任何相关教材,部分学生复印了欧美国家口腔教材,但这些根本不适合他们,而另一部分学生干脆什么教材都没有,仅利用上课的时间用笔记下老师授课的内容,这样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又怎么能打好基础?”为此,刘亚平、刘华联白天上课,晚上写教材,硬是利用业余时间编写了外科学教材《口腔和颌面外科学》。今年4月,他们编写的教材已经发到了桑给巴尔教学医院纳兹莫加医院的学生手中。
桑给巴尔卫生部官员表示,当地医学教材奇缺且昂贵,一般学生负担不起。中国医生在繁忙的医疗及教学工作之余还抽出时间为学校编写教材,他们留给桑给巴尔的大爱,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