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大竞争、大较量,实质 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较员,谁拥有更多、更好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遵义前途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进步的水平,而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由外延扩展为主向内涵建设转型的形势,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以转型发展为动力,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实施“以生为本,人才强校”发展战略,狠抓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这两个基础性工程,做实人才工作大文章,打造人才培养大品牌。
遵义一个红色旅游城市,在近些年来,不断的加强对经济的建设。注重因材施教的策略,让遵义呈现出一个人才强市。
遵义通过实施科教兴遵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一批关键共性技术获得突破,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产生并实现转化应用,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顺利通过验收,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娄山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基地的建设,使全市科技创新的平台、主体更加多样,科技创新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遵义不断的加强对高等人才院校的建设,让人才在遵义不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方案。目前,遵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总量达103226人,高层次人才比例逐年提升,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据墙体广告了解,遵义为进一步解决推动科技创新力度不够、信心不足、思路不宽、投入不足、机制不活等突出问题,市委、市政府已出台了相关意见,力争实施1200个省级以上科技项目,争取省级以上科技资金4亿元以上;到2015年,全市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成果转化率得到较大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加快,专利申请量达5000件、年均增长5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8%以上,初步形成创新型城市构架,进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到2020年,实现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目标。
强化企业发展战略对人才培养紧迫性对企业各方面要求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目标,需要有充足的智力资源作支撑,特别是要有数量充足的企业人才队伍为基础。
加快遵义经济发展步伐,让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最大提高。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提高遵义的人才水平是当前发展的主题,为以后遵义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