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成都正在抓紧时间为第二水源选址,争取在2012年完成第二水源的相关规划工作。
成都市现在有3座自来水厂向中心城区供水,供水水源来自都江堰岷江水系,水源单一。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有12个已相继建成第二水源或多水源。目前,成都市的第二水源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努力在2012年完成包括水库坝址、正常高蓄水位、总体布置等专题论证报告,完成相关的规划工作。同时加快完成应急水源建设,加快推进自来水七厂和凤凰山10万吨高水位水池建设。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成都市解决了农村18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中心城区供水能力由144万立方米/日提升到184万平方米/日,全面构建了城乡一体的饮水安全保障机制。在中心城区供水保障方面,建成的自来水六厂C厂,供水量由2006年的39368万立方米增加到2010年的51616万立方米,水质综合合格率由2006年的99.89%提高到2010年的100%。
在“一圈层集中供水、二圈层水量补差、三圈层自成体系”的全域成都供水构架下,成都规划用2011-2012年两年的时间通过新改墙体扩建自来水厂、建设加压泵站、延伸供水管网、新建小型供水设施等供水工程措施,实施县域城乡居民饮水保障提升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自来水管网入户率和山丘区村民饮水安全达标率。根据工作安排,我市力争在2012年6月完成新建水厂8座、改扩建水厂19座、建设加压站15座、敷设供水管网1415公里,实现二、三圈层区(市)县镇(乡)场镇自来水厂供水管网满覆盖目标,镇(乡)场镇居民饮水保障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到2012年12月,成都争取完成向平原浅丘区、农民集中居住区和村组辐射、延伸自来水供水厂管网9081公里,实现二、三圈层区(市)县平原浅丘区自来水满覆盖目标。对自来水厂管网暂无法通达的深丘区,新建引泉、漫滤等小型供水设施1.1万处,经过安全处理后,全面解决深丘区居民饮水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