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墙体广告 当许多孩子还在为一篇600字的作文犯愁时,郑州市纬五路第一小学的41名孩子却已经出版70余万字的小说集了。这群小作家中,还有不少是河南商报小记者训练营的成员。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小白白”老师白惠珠的辛勤付出。河南商报记者 王春胜/摄 河南商报记者 陈朋冲
幸福
这个班的小学生出书啦
六一节前,当纬五路第一小学六(2)班的孩子们看到收录了自己作品的小说集《我们班的“作家群”》出版后,立刻沸腾了。
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白惠珠一直在琢磨如何提高孩子们的写作兴趣。2012年,在引导班里的孩子写博客日记的过程中,她发现有孩子竟然写出了小说的雏形,有人物原型、有虚构的情节等,孩子们写得不亦乐乎。
白惠珠灵感一现:为啥不培养孩子们写小说的兴趣,让他们从此爱上写作?
一呼百应。3年来,班里绝大多数学生都坚持了下来,其中还包括20多名河南商报小记者训练营的成员。今年3月,出版社的工作人员看着70多万字的小说文稿连连惊叹:“多好的出版素材,为什么不出书?”
最终,41名孩子的作品相继被选入小说集。
感受
河南商报小记者:拿起笔特别有成就感
3年多来,在白惠珠的指导下,校园、家人、科幻、动物、历史……孩子们将在生活及阅读中所接触到的一切,都融到了笔下。
在参加河南商报小记者训练营各项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也随时随地增加写作素材,不断汲取营养。“现在拿起笔,感觉很激动,很神圣,也特别有成就感。”作为河南商报小记者训练营成员的龚琬琪,经常写着写着甚至会动情地掉泪,或一个人偷偷乐,“真正投入到写作的氛围中时,才能体会到写作的幸福感。”
同样是商报小记者的张耘硕则说:“写作时,随着心的节奏,非常放松、舒展。”
惊喜
班里几乎人人都能写小说
从引导孩子们写小说到最终出书,白惠珠付出的艰辛,同事谭敏深有体会。“一直觉得很不可思议,许多老师的教学任务已经很满,而她却在正常的教学之余做这么有意义的事,让人特别惊喜。”
为了让孩子们真正爱上写作,白惠珠“变身”成孩子们的朋友,每节课,她都会用上多种教学方法,让孩子们真正地“嗨”起来,也因此,“小白白”老师的昵称越传越响。
因为患腰椎间盘突出,白惠珠每天忍着病痛在电脑前批改学生的博文或小说,这让同事们特别心疼。
纬五路第一小学教导主任孙楠说,白惠珠在高质量地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外,多渠道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最终,班里的孩子几乎人人都能写小说,已经成为小学素质教育的一大奇迹。
着名作家、河南省儿童文学学会会长孟宪明也证实,据他了解,一个班的小学生集体写小说并出版小说集,在河南全省也是独一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