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的特色优势产业——生态旅游!
近年来呈现出连年递增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2010年,全省接待林业生态旅游1.4亿人次,实现直接收入210亿元。2011年上半年,全省生态旅游接待游客5728.3万人次,实现直接收入118.4亿元。为充分利用全省丰富的森林、野生动植物、湿地和乡村生态景观资源,进一步推动全省生态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十二五”期间,四川省将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乡村森林景点为主要载体,大力发展以大熊猫、森林、湿地、乡村为主题的林业生态旅游业,培育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带或产业集群。到2015年,全省生态旅游人数突破2.5亿人次,实现生态旅游广告直接收入400亿元。
四川省以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核心,倾力打造一批景点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带动的特色生态旅游精品线,推进四川特色生态旅游集中连片发展,加快形成规模效益。
“十二五”期间, 四川省将按照突出特色、分步推进的思路,优先抓好10条森林生态旅游线建设。即:1条杜鹃花观赏线(成都—峨眉山—瓦屋山—二郎山—贡嘎山—木格措—荷花海—格聂山—海子山—措普)。2条大熊猫生态旅游环线(成都—龙溪-虹口—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蜂桶寨—二郎山—碧峰峡—成都;成都—卧龙—黄龙—九寨沟—王朗—唐家河—九黄山—药王谷—成都)。3条观鸟线(以观赏黑颈鹤、高山秃鹫为特色的大九寨环线;以观赏四川旋木雀为特色的川西环线;以寻访四川山鹧鸪为特色的川东南环线)和4条红叶彩林观赏线(成都—米仓山,成都—雅克夏,成都—夹金山,成都—米亚罗)。
四川省林业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未来几年,四川省将在成都龙泉驿区、高新区,简阳市、雅安市雨城区、宜宾县等地开展川西猕猴、藏酋猴规范化养殖。通过发展,到2015年,川西猕猴养殖规模达到11000只,培育养研一体化企业2-3家。届时,四川省将成为西南乃至国内最大的川西猕猴养殖和墙体技术服务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