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墙体广告报道,在市住建委研发的“e路保障”安居房监管平台上获得的信息, 南京14万户家庭通过审核获住房。2011年8月正式运行的“e路保障”这一监管平台,实现了全市保障房项目(经适房、廉租房、公租房)从规划设计到建设施工、从房源管理到住房分配、从保障对象审批到权证发放、从房屋后续管理到退出机制的全方位、全流程、全覆盖监管。
日前,相关部门来考察时,对这一平台予以高度评价,并希望在全国推广。今年初,该平台获得了2010—2011年度全市纪检监察工作创新奖一等奖。
6大系统随时掌控每套保障房的分配状态、分配对象
墙体广告介绍,平台分为项目、房源、分配、对象、后续、绩效6大管理系统,“目前,全市224个项目、1180栋近19万套在建保障性住房,已经全部进入监管”。“在系统中可查询到每套保障房的面积、套型、分配状态、分配对象、销售合同、租赁合同、周边环境、配套设施等,可做到随时掌控房源信息,避免违规使用。”
点击“对象管理”,五类对象立即显示出来:低保双困户、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中等偏下收入户、征地拆迁户、房改职工。再点“低保双困户”,可享有的租赁补贴、租金核减、实物配租、经适房申请等权利一目了然。点击“后续管理”,保障对象退出管理条件出现在屏幕上。
“如果保障对象经济状况等条件发生变化,系统将重新对其进行资格审查。这是平台的重要管理功能。”相关负责人说,系统还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通过专线与民政、公安、人社、地税、公积金等部门互联互通。
14万户家庭通过“e路保障”审核获得住房
“e路保障”开通以来,共有14余万户家庭通过此平台获得住房。“他们当中,既有拆迁户,也有中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既有获得租赁补贴的家庭,也有获得实物住房的家庭。”南京墙体广告统计发现。
在平台上,点击“西善花苑”小区17栋某室,该户获得住房的全过程显示出来——户主为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所在小区为经适房小区,住房面积89.38平方米。该户于2011年3月8日持家庭身份证明、户籍地及实际居住地住房证明、家庭成员收入证明等材料,向雨花台区雨花新村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3月16日,街道办事处对其申购资料、申购资格进行了实质性审核,并在社区内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区民政局审核。随后,区民政局、区房改办在审核完毕后,将材料上报市房改办。
当年5月18日,市房改办对其申请材料复核、备案后,在南京某报公示。
在这一系列程序完成后,今年9月5日,户主参加选房,抽取了“西善花苑”现住房。
南京墙体广告介绍,目前通过平台获得住房的14万户家庭的申报资料、申报资格和所居住房源,全部在平台上进行了公示,政府部门审核过程也全部上网公开,杜绝了人情和权力的滥用。
淘汰和清退违规购房户2965户,节约资金10多亿元
“e路保障”系统不仅对项目审批、工程进度、现场监控实现监控,还对房源分配、合同备案、产权证发放、退出等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到目前为止,共淘汰和清退违规购房户2965户,节约保障资金10多亿元。
“否决、淘汰和清退违规购房者,有三种途径:正常退出、被举报退出和年检退出。”秦玲介绍。
户籍在玄武区的某住户,以所居住的房屋被拆迁、离婚无他处住房为由,申购了经济适用住房,被安置于百水芊城向水坊7幢某单元。
在年检中,玄武区纪委接到举报,反映此住户申报材料存在虚假。很快,在收到玄武区纪委转来的材料后,市房改办立即展开核实。经玄武区纪委与市房改办共同调查,此住户提供的《常住人口登记卡》、《离婚协议书》为造假材料,被拆迁房屋竟也被以其父母名义买下。“该住户违规申购经适房,情节严重。我们当即决定,将其所获房屋清退,重新分配。”秦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