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今后要依托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带动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和旅游产业协调发展,为芒康经济结构调整和县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在衢州,望眼新区十年来的发展,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城市经济持续繁荣发展。特别是城防工程的建设,建成50年一遇的衢江防洪堤,防洪安全功能已经得到保障。通过滨江区域的建设契机带动人气,提升城市活力,并以此推动整个衢江新区的城市建设。
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活,滨水区开发历来是世界各大城市建设的重点。滨江景观带规划重点建设范围为东至芳桂北路,西至东迹大道,北至衢江,南至沿滨河一至两个街区范围,总规划面积约3.7km2。滨水区在原有防洪要求的基础上,将更突出其生态驳岸处理、人文精神融入、地区活力培育等方面,使滨水区变成一条吸引人们前往的活力地带。
现在游人开始寻找新的出游方式,以摆脱传统旅游的赶时赶景点的困扰,以真正体会旅游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功能。
据墙体广告了解,在区规划局,呈现了现代滨江景观效果图。设计将东迹大桥至市物流园区沿岸约12千米的堤岸资源进行梳理,划分为水岸生活段、水上游乐段、樟潭怀古段、城市新貌段、滨水休闲段,并分段提炼主题,为各段建设提供依据。通过这些设计将城市发展的方向导向沿江区域,使之成为自然与城市的过渡地带,在这个区域,居民能够便捷地生活、工作交流及娱乐活动,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创造一系列高质量生活的氛围。
在景观带内,还有众多的人文历史资源,古埠水运船帮、木行、天后宫、节孝牌坊、老街老店老字号、文教以及红色革命等诸多元素在这里集聚,将形成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融合,美轮美奂。
在沿江地区散点设置功能要素,串点连线,辐射成面,为滨水区功能提供复兴的机会。其次以文化资源为激发点,挖掘文化资源内涵,以文化为动力,带动周边发展。然后对沿线景观资源进行梳理,分段提炼主题,为各段建设提供依据。最终通过慢行系统对各个功能节点进行缝合,以线型的游步道、自行车道、堤岸绿化带等系统串联各个功能节点,形成一个整体。
衢州也应该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既古老又新颖的旅游活动,逐渐成为旅游者的新宠,广阔的乡村逐渐由旅游活动的背景走向旅游活动的前台,乡村生态、乡村风光、乡村民俗、乡村生产生活等成为了旅游活动的对象物,使旅游活动和产品系列更加丰富,旅游者所获得的体验更加全面。但是,乡村旅游一般也没有门票,加上近年来我国乡村地区的卫生环境、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条件都极大改善,故乡村地区成为无景点旅游发展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当然,乡村地区旅游要大力发展,当地居民仅仅关注游客住好、吃好是远远不够的,还可以带游客在村子到处走走看看,给他们介绍农村的变化、独特的风景与物产。
近年来,衢州以“突出特色、快速增长、形成规模、树立形象”为主旨,把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旅游综合环境放在项目建设的首位,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积极促进人文与自然景观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