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不是一座城市的全部文化内涵,却是文脉渊源的点睛之笔。作为仅存的明代梁架斗拱结构古建筑,沧州文庙从2009年启动了沧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古建修缮工程,力争延续这传承了600年的历史脉搏。2013年元旦前,文庙将恢复明代规模,并正式开放。
沧州文庙位于沧州市运河区,紧挨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虽曾进行过17次修缮和扩建,但大部分古迹因为历史原因被毁坏,包括沧海文明坊,万仞宫墙及仪路、礼门、八字墙、棂星门等主要建筑都不复存在。保存下来的大成殿、明伦堂、名宦祠也毁坏严重,木结构腐朽,瓦件脱落,条石松动,历经600多年风雨的明代建筑群——文庙曾是一片屋檐塌落,满院落叶荒草的景象。
文庙复建修缮项目竣工后即将进入文庙陈列布展工程。展陈以祭孔为主,辅以儒学思想精髓及中国科考制度、沧州历代科考进士以上名录、乡贤、名宦、文庙石刻等内容。据墙体广告了解,在文庙一进院的名宦祠主要介绍自汉代至清,曾莅任沧州这块热土的历代名宦;乡贤祠主要展示自周代至清代,沧州哺育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类优秀儿女和历代乡贤。
二进院的主建筑大成殿内塑孔子和四配像以及七十二先贤线描木刻像;东庑主要展示历代科举制度史和沧州自唐代以来,涌现出的科举人才;西庑复原古代讲学授课场景(即国学讲堂)及孔子生平学术思想展。
三进院明伦堂主要展示沧州文庙的历史;东配殿(兴诗斋)陈列祭孔时所用乐器;西配殿(立礼斋)墙上为线描石刻《孔子圣迹图》,室内展示文庙此次修缮中出土和历年出土、征集的文庙石刻;东配房(四宝堂)主要展示古代科举文房用具;西配房(三元馆)设“连中三元”、“穿状元服”等游戏类祈福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