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墙体广告 端午接近,杭州市商场监管部门对全市粽子商场进行了专项查看。6月17日,余杭区商场监管局在一家冷库内,抄获了6.5万只地下窝点不合法出产的粽子。
当天,执法人员来到余杭区良渚大街储运路一家农商品有限公司,进入零下18摄氏度的冷库中。在对库内储存的食物逐个进行排查时,抄获一批无标签、无出产日期保质期、无出产厂名的粽子。这批粽子分为鲜肉粽、豆沙粽、蜜枣粽三个种类,以200只每袋装在白色蛇皮袋中,共计325袋,65000个。
经查,粽子是从本年3月份开端,由一位河南籍杨姓男人在拱墅区康桥镇的租借屋中,无证无照不合法出产的,并连续储存在租赁的冷库中,以备端午节前销售。至抄获时,粽子没有进行销售,其出产的原料、场所条件、人员的健康状况等都无法保证,存在较大的食物安全隐患。
当前,这个不合法地下出产窝点已被撤销,涉案商品被查封,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市商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提醒,花费者在选购、储存、烹煮和食用粽子时,应当多留个心眼。“采购时,要挑选正规可靠途径出产的粽子,并保留相应购物凭据;要看清外包装的有关标识,如出产日期、保质期、出产者称号和地址、成分或配料表、食物添加剂、QS标识等是不是齐全;不要采购无厂名、厂址、出产日期和保质期的商品;不要采购超越保质期的商品。”
别的,粽子要依照标签所示方法保留,并依照标明食用方法加工食用。散装粽子留意适当采购,翻开的粽子存放在室温下,不得超越2小时。
家庭烹制生冷粽子时,应煮熟煮透。熟透的粽子再次加热时,要加热至基地温度达75摄氏度以上,且不该重复加热超越1次。不要食用馅料已发酸、发苦或口味不正的粽子。
“花费者一旦发现采购的粽子和出产经营粽子的单位,存在食物安全问题,可拨打商场监管部门的投诉热线12315,进行投诉举报。”
市消保委展开粽子花费体会评估活动
6月18日,市消保委专门安排食物专家、行业协会、质检专家以及媒体和花费义工代表,就2015年“端午”花费商场上的粽子,展开了花费体察活动。
当天,市消保委的工作人员以花费者的身份,随机走访了有些超市和蛋糕店,挑选大多数花费者对比喜欢的鲜肉和细沙两种口味的粽子,各采购六款真空包装类商品,对于标签、毛重、口感、色香、整体紧实度和馅料等六项目标进行评估。
标签项首要围绕商品外包装上除各种卫生目标外,是不是贴上标签SB/T10377(粽子行业规范),并标明粽子种类称号、配料表、保质期、出产日期、保留条件、食用方法、包装规范、制造者和地址等;毛重项首要是对粽子进行现场称重,看是不是与商品标示相符。口感、色香、整体紧实度和馅料这四项,则为感官目标,
从外包装看,总体8个品牌的12款粽子,标识标签状况都对比规范。单个品牌粽子的标示存在必定瑕疵,比方可莎蜜儿的糙米肉粽包装上,多个标识标示在一起,花费者在查看时,不容易辨识。诸老大经典细沙粽包装的标签上,将细沙标示为“洗沙”,存在不规范的状况。
现场,工作人员将12个品类的粽子去壳去皮,在生冷的状态下直接称重。其间,五芳斋的咸肉蛋黄粽,标示是280克,工作人员现场称重是270克。现场质量技能监督的专家称,毛重称量在检测环节一般要取样10次,本次只称取一次,所以以“大于271克”的规范来衡量,但该粽子仍是少了1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