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墙体广告 每天晚饭后,彭州新民路上常会出现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老人身旁,时常会有孩子围着说想听抗战故事。这样的一幕,对当地街坊邻居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讲故事的老人,叫徐治安,今年95岁。当地人都知道,徐治安年轻时参加过抗战,杀过鬼子。2015年4月29日,华西都市报记者在新民路一处小民居里,见到了徐治安。
徐治安来了劲,津津有味地说起当年的抗战经历:“穿起草鞋,绑上绑腿,我们先徒步到了宝鸡,再坐上罐罐车上前线打鬼子……我们跟朱德一起走了两天,安全送他到黄河边……李总(李家钰将军)殉国的时候,我们不顾鬼子的机枪扫射,硬是冲过去抢出了他的遗体……”
老兵档案
姓名:徐治安年龄:95岁民族:汉族籍贯:重庆潼南县所在部队:川军47军178师担任职务:中尉副官参加战役:中条山攻守战、太行山战斗、洛阳会战等
/口述实录/
“我们那批出去打国仗(为国家民族而打仗)的,大多是抓来的壮丁,但是没得一个中途逃跑的。”
“朱总司令特别和气,称赞我们考虑周全。当晚,我们在张陆口区公所歇脚时,他还和战士们住在一起,不时嘘寒问暖。”
“部队里有一条铁一般的纪律,老百姓的东西丝毫不能动。”
“旱灾过后是蝗灾,很多田里颗粒无收,不少老百姓被活活饿死。部队也一样,很多时候都是饿着肚子在打鬼子。”
“我们出川抗战时,一道出发的有几千士兵。抗战结束后,活下来的只有10多人。”
壹
抗战爆发
兵源吃紧被抓壮丁
经过淞沪会战、徐州会战以及武汉会战等战役后,从1938年年底开始,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此时,家住潼南县花岩乡的徐治安并不知道,随着战火的蔓延,他的命运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年18岁的徐治安在家务农,虽然知道抗日战争正在进行,但从没想过要去前线打鬼子。徐治安是家中的独子,由于战争的缘故,徐家的生活同多数老乡一样,过得十分艰难,“很多时候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那天是三月三,我到安岳县长河乡看望姐姐,结果遭几个兵‘老总’抓了。”徐治安仍然记得自己被抓壮丁时的情景:原本打算去探亲的他,不但没见到姐姐,反而在半道上让人给截下来,带到了安岳县。
徐治安说,按当时的规定,如果是家中独子,可以免被抓壮丁。但由于战事吃紧,兵源紧缺,安岳县一位名叫汪国全(音)的长官问他:“你爱不爱国?”徐治安答道:“怎么不爱呢?”汪国全又说:“既然爱国,就上战场打鬼子啊。”就这样,徐治安同其他年轻人一起被送往遂宁,加入李家钰的47军补充团,成了一名军人。
“我们那批出去打国仗(为国家民族而打仗)的,大多是抓来的壮丁,但是没得一个中途逃跑的。”徐治安说,前往成都大面铺接受训练后,他被分到47军178师532团1营1连,并在1938年下半年随部队从成都徒步到达宝鸡,辗转到达山西驻防,义无反顾地投入了那场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战争。
贰
抗战秘闻
曾护送朱德过黄河
1940年春,随部队驻扎在白洋泉河的徐治安,经历了难以忘怀的一幕。时任36集团军总司令的李家钰,得知朱德赶往洛阳开会要路过白洋泉河的消息后,立即派出一个连前往迎接。
“李家钰和朱德都是四川人,老乡见老乡,关系很是融洽。”徐治安回忆说,经过一番寒暄后,朱德被请进李家钰的住所长谈。在这次会面中,朱德悄悄塞给李家钰一本密码本,作为两军联系专用。
没过多久,朱德准备从驻地启程前往洛阳,而这条线路要经过日军的封锁区。为此,李家钰特别交代178师师长李宗昉,务必派出精干力量,护送朱德安全到达。
“朱总司令的随从护卫到白洋泉河驻地就返程了。我受指派,挑选一些精干士兵护送他到黄河边。”时任李宗昉中尉副官的徐治安,接到命令后,在特务连一位姓何的排长介绍下,挑选了部分士兵护送朱德。
徐治安说,考虑到当时要经过封锁线的实际情况,人派得太多的话,很容易成为目标,引起怀疑。临行前,他特别安排了这支护送队伍的阵形:4个人打前站,中间6个人护卫朱德,后面机枪手殿后,队伍之间相距100米左右,搜索前进。
“在封锁区随时都可能遇到敌人,我们武器装备又不能和鬼子比。”徐治安说,为了安全,他们一路都是绕开大路,走的林间小路,每在一处歇息都会派人前后站哨,十分小心。
为了不让人知道他们护送的是朱德,一路上队员们都称呼朱德为书记官,“朱总司令特别和气,称赞我们考虑周全。当晚,我们在张陆口区公所歇脚时,他还和战士们住在一起,不时嘘寒问暖。”第二天下午,徐治安等人将朱德安全送到黄河渡口,一直等到他上船后才返回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