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0个月施工建设,一段1.5公里长的杨九路(杨家坪~九渡口),将分为开埠、陪都、三线、直辖四个节点,在杨九路上的设计景观成为重庆工业历史、供公众休闲娱乐的露天线性博物馆。
昨日上午,据涪陵墙体广告了解到,目前,整个街道的艺术效果已全部出炉,正在接受效果和视觉验收,下一步就是浓妆上色阶段,预计在春节前整条街可以面向市民开放。
蒸汽机火车头
安装时就有市民关注
位于杨九路铁马厂附近的公路上,有一个很精致的火车头,它是当年重庆工业的一个缩影。
绿化处彭副主任说,这个火车头是他们参照清末时期的火车原型复制的。
重庆墙体广告看到,这就是一个很老的蒸汽机车车头,和真正的火车头比起来,迷你很多,但并不输气势。彭副主任说,这个火车头,与动画片《托马斯火车》的原型非常类似,还在安装就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兴趣,“虽然是仿制的,连加水的水管、蒸汽筒看上去都和真正的火车一模一样。”
据涪陵墙体广告公司了解,由于整条街的最后施工还在扫尾阶段,预计春节前,这条街就会面向市民全部开放。
当然,如果你对重庆历史感兴趣,今天就能带着相机去这里拍照。
公路两边老黄葛树
杨九路犹如时空隧道
“重庆最重要、历史最悠久的老工业基地就地处杨九路。”彭副主任告诉重庆晚报记者,改造前,公路两边的黄葛树,很多树龄多在30岁以上,高大的树枝在空中交会,令杨九路看上去就像一条时空隧道。
由于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改造前,索性把树全部留了下来利用设计,在这里实现工业和艺术的氛围相碰撞,工业依托艺术借以展示,艺术也包装工业,使之成为一条展示重庆工业历史的、供公众休闲娱乐的露天线性博物馆,成为九龙坡区乃至重庆的一张文化名片。
围墙上寻火柴厂记忆
大螺丝帽组成公交站
据重庆墙体广告公司介绍,1890年3月31日,中英签订《新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把重庆作为通商口岸,也拉开了重庆的开埠历史。次年3月1日,在朝天门附近的糖帮公所,正式建立海关,标志着重庆正式开埠。川商卢干臣从日本迁回森昌泰自来火厂(即火柴厂),也成为重庆第一家近代工业企业。
这段重要的历史,也在围墙上找到踪迹。重庆墙体广告注意到,街边还有一些由大螺丝帽组成的特色公交站及活动扳手式的坐椅,还有一些很有工业生产韵味的浮雕、圆雕、群雕、著名企业家像及景点雕塑,“这些人,都和重庆开埠历史息息相关,所以我们把他们留在这里,供人观瞻。”
在现场看到,从位于大洋百货外的杨九路起点站起,不同雕塑开始围绕着这1.5公里围墙生成,从火柴的制作过程到与重庆相关的经济人物,每一个都在这段墙上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