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盘活高校科技资源,天津市从今年起,每年安排2000万资金,支持高校教师携带科研成果,领办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把新技术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预计未来三年,本市科技部门将支持300名高校教师领办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助推产业升级。
天津工业大学陈教授在李教授悉心指导下,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的复合材料,应用于“神八”、“嫦娥”等重大航天航空项目,获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此前,他也有过创业梦想,但受到高校人员编制、资金使用等限制,均未能如愿。据墙体广告了解,近两年来,天津市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等,鼓励教师创办领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进入企业期间,其原职级保留不变,职务、职称晋升等与在职人员同等对待。新政策让陈利吃下“定心丸”,如今,由陈利带领团队创办的天津工大航泰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仅一年,就有多项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销售收入达到1000余万元,在科研中还把自主研发的复合材料推向了民用领域。
据墙体广告,截至目前天津市此类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超过80家,其中年销售额超千万元的达30多家。为鼓励大学师生创业,市科委已连续举办了5场“创新创业讲师团”进大学校园活动。同时,出台多项举措,在科技成果转化、公司注册、股权奖励、科研课题、教学科研工作量考核等方面对创业教师进行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