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墙体广告 【叙述人】 吕斌
【年纪】 94岁
【住址】 建湖县城
【寻访时间】 2015年5月11日上午
【口述史】
我原名叫吕殿来,参加革命后改名叫吕斌。我老家在建湖县高作镇乡间,村子在镇西头,叫大西舍。爸爸妈妈都是农民,我家租地主家90亩水田种水稻。
那时水稻产值低,每亩能打百把斤稻谷就不错了,收上来的稻谷与地主家三七分(抗战后开展减租减息,改成四六分成),地主拿七成,咱们只得三成。刨去种子、人力成本,常赔本,日子伤心。我一向跟爸爸妈妈务农到18岁,累死累活却填不饱肚子。秋天经常跑到阜宁、阜东去拾些山芋、萝卜果腹。
1940年9月18日,八路军一个排从益林过来,解放了咱们村,改名叫高西村。这儿成了赤色根据地,我家住进一个民运队员,在他的影响下,我参加了革命部队。第二年3月入了党,当上高西村第一任村长。
1941年12月,乡里建立抗日装备,我身材高大,会使枪,就任命为区民兵中队长,带领榜样班16个民兵,扛钢枪保家乡。那年我才19岁,蛇矛短枪都会打,短枪打得特别准。当时土匪横行,有了咱们这支部队他们就不敢张狂。我在乡里名望就响起来了。
1943年春天,驻守在湖垛(今建湖县城)的鬼子下乡扫荡,一百多个鬼子驻守小西舍。县里开会,县中队长王良太问我:“鬼子来了,老百姓还得安生吗?伙计,你有啥方法吗?”我说:“领导定心,我保管鬼子在这儿蹲不到30天就滚蛋。”
怎么办?“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跑我追”,跟鬼子斗呗。高作一带河沟布满,鬼子住的地主家,东、西、北三面环水,咱们就使用地理优势突击敌人。
我把民兵4人一组分成4个作战小组,不分昼夜轮流出动,互相配合袭扰鬼子。先派出第一组在夜晚游过河,从河岸边向鬼子搭在房上的瞭望哨打一排枪,两个鬼子应声栽下来,另几组民兵当即保护撤回河来。天黑路不熟悉,鬼子怕中匿伏不敢出来追。
白日咱们扛来土炮,把犁头砸碎,将生铁和火药灌进炮管,躲在湖荡里等候机遇。鬼子不过来咱们也不出击。到了晚上,再摸到河滨,架起土炮,对准地主家宅院里炮击。土炮有用射程缺乏百米,但火光一闪威力不小,碎铁片乱崩,轰死一个睡觉的鬼子。
鬼子被惹火了,第三天一大早出来寻觅咱们。咱们还是老方法:4自己一组分头举动,一组正面阻击,二组、三组旁边面匿伏,四组截住敌人后路,四下里一开战,鬼子讨不到巧,又不敢容易追进湖荡,只好收兵。
鬼子不甘心失利,又派出伪军带几个鬼子烧河东的老百姓草房,想端掉咱们夜晚匿伏的阵地,咱们守在河西老百姓家猪圈里,看敌人预备焚烧时,俄然打出一排枪,成果打死一个鬼子和一个伪军,别的敌人掉头就跑。
鬼子驻守24天,咱们突击27次,尽管毙敌不过几个,但打得他们不敢久留,第24天,鬼子被逼撤回湖垛。全部抗战时期,咱们一区的十几个乡受损较小。
鬼子喽罗木木田气得赏格十块大洋要我的人头,但他却不敢出来跟咱们打,只派伪军前来打听。1943年末,县里派我去收回建湖周边的4个伪化乡,叫鬼子收不上粮和钱,一向打到1944年夏天,敌人没有讨到廉价。
县委书记刘阳生,看我能文能武,就派我去担任新解放过来的乡的乡长,他拿了枝毛笔在纸上写写,说:“你改名叫吕斌吧,文武双全嘛。”
【采访手记】
吕斌是我采访到的最高龄的抗战老兵,94岁。回想往事时,吕老头戴弁冕,娓娓道来,沉着镇静。白叟身高超越一米八,这体魄即使在当下也令人注目,当年纵横湖荡,飒爽英姿,风采能够想见。
让人佩服的不仅是吕老抗日打得狠、打得巧,还在于这位农民后人身上散发着中国传统品德理性光芒。他不太情愿回想的一个故事是:面临伪军和叛徒悍然劫持抗日主干时,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突击伪军喽罗老家,俘虏其亲属作为人质,交流抗日主干,成功化解一场危机。
尽管此事并未伤人,但他仍感觉此法不符合正人之道。白叟反复强调:那是不得已选用的战术,不那样干就挽救不了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