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兰州市墙体广告制作 “搞绿化,建花园,村庄被美容了,现在想随便找个垃圾都没了。有了路灯,大家伙晚上都出来活动,庄子上热闹得就像个小城市。一下雨只能光着脚走的泥泞路也变成了笔直的水泥路。”提起双联这几年村上的变化,皋兰县忠和镇丰登村一社村民彭乐嘉笑得合不拢嘴。
基础先行让农村发展充满后劲
这几年,丰登村的变化越来越大了。新建了蔬菜交易市场、塘坝、衬砌了渠道,修了道路,安装了路灯,建了文化广场,在联扶单位的支持下,村里还大力搞起了绿化和美化,新建了几个小花园,护坡绿化景观也在紧锣密鼓的实施中。对于这个没有集体经济的村子来说,如果没有联扶单位的支持,这样大的一批工程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其实双联这三年多来,皋兰县的57个行政村都像丰登村这样悄然发生了变化。铺路、修渠、种树、装路灯、建文化广场……如果说农民们对于产业发展还处于模糊的认识状态,那么眼前的这一切都是他们亲身感受的变化。
特别是在道路交通方面,三年多来的联扶,让皋兰县所有乡道村道都提升了一个等级。因为路好了,许多瓜菜贩子主动到丰登村来收瓜收菜,价格也不比村民们自己外销的低。
产业富民让农民养上“下蛋鸡”
“大棚的菜都卖了几茬了,旱地菜花也都开始卖了,每斤2元钱,还不错。”彭乐嘉说。记者了解到,为了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收入,从2014年开始省纪委等联扶单位和镇政府在怎么种好菜方面大做文章,在提高蔬菜品质和产量上做足了文章:除了新修的塘坝、排洪渠等基础设施外,还投资10万元,扶持养殖户20户;投资48万元,扶持旱砂西瓜套花生2400亩;投资7.5万元,购置育苗温室苗床2座;投资37.5万元,扶持贫困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及产业的贴息贷款;投资2万元,对100人(次)的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今年,又投资80万元,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1座。目前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以种植旱砂西瓜和蔬菜为主,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543元。因为种植业收入较好,大多数人留在了村里,只有百分之三十的劳动力在农闲时外出务工,村民彭正泽说这两年返乡的村民越来越多,关键是他们从地里看到了希望。
在采访中,记者深切感受到,双联这几年,皋兰县的57个村无一不是在产业方面做足了文章。黑石川镇石青、大横村在联扶单位兰州警备区等联扶单位的帮助下,结合自身气候等实际条件,从传统的种小麦、胡麻逐渐调整到了种植玫瑰,发展起更能带来经济效益的玫瑰产业;石洞镇明星村大力发展起了土豆产业;什川镇泥湾村则是进一步壮大西甜瓜产业,打优势牌……而联扶单位有针对性的帮扶和村民们的发展愿望交汇,让村民们真正种上了“摇钱树”、养上了“下蛋鸡”。
干部进村架起沟通民心桥梁
“现在感觉不管是领导还是干部们,和我们农民的感情都近了。联扶单位和干部更是热心,专门驻村帮我们解决一件件困难事,我们村50%的农户都享受了双联危房补助,所有的农户都使用过双联单位免费发放的籽种肥料……”李家沟村俞主任感激地说。正如俞主任所说,省纪委干部长期在忠和镇丰登、崖川等村驻村开展工作,市政协干部长期在李家沟村驻村开展工作……很多人都克服了水土不服、没有地方吃饭等实际困难,长期驻村帮助争取项目,协调资金,兴办实事,以真情实干换来了群众的信任。而联扶干部倾力帮助联扶户,把联扶对象视为亲人的例子更是举不胜举。市政协干部李佳每年都带着全家人和朋友帮联系户韩文生家摘桃子,并通过亲朋好友等多种渠道联系买家,自己和丈夫再开着自家的车将3000多斤桃子全部帮忙销售完;皋兰县编办主任张兴明自己捐款并联系爱心企业为孤儿俞东雄盖起了红砖大瓦房……
“联扶干部用了心,使了劲,见了效,让农村真正有了新变化。”石洞镇魏家庄村支书魏谦仪感慨地说,联扶这几年,魏家庄村的变化也是实实在在的。村庄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的“五化”工程“齐上阵”。机关干部走进田间地头,真心和农民交朋友,了解民情民意,把帮扶工作落到了具体的环节上,让群众得到了实惠,干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正如魏谦仪所讲,联扶也让干部们在转变作风中服务群众,在服务群众中密切干群关系。记者在采访时,遇上皋兰县文广局副局长陈延祥带着2名干部在几个村上查看地方,和村民们详细谈论斟酌,寻找建设文化大院的最佳地,在了解民情民意的基础上落实工作,让村民们的满意度达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