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遂宁墙体广告 2013年,遂宁拿出4469万元资金试水,由市财政局牵头,会同市民政局等部门编制了政府购买服务的九类17个项目。2014年,项目扩充到34个,涉及资金超过2亿元…… 按照一年启动、二年扩面、三年铺开的总体思路,2015年我市在连续两年实施政府购买服务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相关改革取得突破性成效。
今年,我市政府购买服务的财政预算达3亿多元,购买目录增加为5大类60项;引入竞争机制,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更加规范;各区县也在教育、就业、医疗卫生、市政管理等领域积极开展试点,政府购买服务再上“新台阶”。
政府“买单” 激发市场活力
6月9日,“就谈了一次,今天居然下订单了。”刚刚走进办公室,四川宏拓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曾虹就得到一个意外的订单:帮一家餐饮企业做整体宣传,距离上次接洽,仅仅过去一个星期。
这一切得益于国开区创业创新孵化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了“绵阳明川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该中心旨在搭建起线上线下服务平台,为园区科技型企业提供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第一年,园区内科技型企业可免费接受服务。“引进服务中心旨在为园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搭建‘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帮助企业解决管理、技术、资金、人才、销售等难题,力争今年新增150项国内先进技术成果在遂宁发布。”孵化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要求,健全政府向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制度,完善政策措施和实施办法,加大政府购买社会力度。”政府给社会“下订单”,众多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如何“接单”呢?绵阳明川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各级有关部门正在全面落实国家有关鼓励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优惠政策,政府购买服务有关制度、购买目录、承接主体和条件、采购结果、绩效评价结果都全部公开透明,市场前景好。
倒逼“瘦身” 购买市场再扩容
6月15日下午,和平西路社区的30余名市民来到社区活动室参与社区科普大学活动,市风湿瘫痪病康复协会的工作人员向市民展示了急救技能,这是我市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之一,旨在请专业社会组织为市民提供综合内科学知识普及和科学饮食、医疗健康知识。就在一年前,如何丰富社区老人的生活,还是社区工作者非常头疼的问题,政府购买服务实施的社区科普大学项目让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如何破除财政既养人又养事的传统模式,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公共服务上?“按照服务型政府的设计,我们把能够拿出来的项目都给社会组织做。”市财政局局长陈伐告诉记者,我市采用财政预算倒逼机制,要求各部门的财政预算作出后,以“应买尽买”为原则筛选出能够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财政局复查后可提出扩充项目的建议,如果部门不采纳财政局的建议,需说明理由,财政局不认同的,将提交政府常务会决议。
作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买家”,政府部门能否顺利舍弃原有的利益,决定了我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推进的广度和深度。通过精准的预算机制,倒逼卖方市场放权,是我市购买公共服务的创新之举。“虽然都是在既有的预算中调配资金,但预算倒逼机制能推动部门参与到政府购买服务工作中来。”据陈伐介绍,今年,部门自愿购买服务涉及的资金量约是去年的5倍。
根据市财政局编制的2015年政府购买服务目录与预算,今年我市本级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资金达到3.13亿元,包括5大类60项服务项目,购买资金较2014年增长56%,项目净增26项,政府购买服务市场体量明显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