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台市墙体广告发布 6月30日上午,邢台市桥西区中华北社区居委会主任曹爱双来到团结小区,与小区几位老党员一起将印有党徽的牌子挂在了业委会门口,这标志着该小区党支部正式成立。老党员赵丙津激动地说:“我们这些老党员终于又有‘新家’了。”
桥西区有很多离退休的老党员,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党员由于企业破产,退休后几乎与原单位失去了联系。“党员找不到‘家’”的问题,引起团结街道党工委书记魏忠的注意。通过摸底调查,他发现目前在团结街道居住而党组织关系不在街道的党员共有3900名,其中在职党员2081名,离、退休职工党员1729名,下岗失业人员的党员65名,流动人员党员25名。由于现行党员管理体制是“线条式”管理,在职党员虽然三分之二时间生活在社区,但下班后却无人管理,离退休职工、下岗职工、自由职业中的党员也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今年初,桥西区委组织部对全区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了调研,并探索建立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依托小区业委会或自治组织建立党支部,针对不同类型的党员实行不同类型的管理:对直管党员实行“强化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强化工作能力;对离退休人员中的党员实行“委托管理”,到原单位开具党员证明,经社区党委考察通过,即可在社区参与各类党组织活动;对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模式,在职党员持《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卡》到社区报到,参与社区管理;对自由职业、流动人员中的党员实行“动态管理”,建立流动人员中的党员管理台账,组织其参与社区各类活动,增强其对社区的归属感。
“七一”前夕,经桥西区委批准,中华北社区有2个生活小区率先成立了党支部。团结小区党支部成立当天,家住该小区的出租车司机齐振清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曹爱双介绍,齐振清工作之余非常热心参与小区各种公益事业,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志愿者,早就渴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据桥西区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党支部建在小区”的模式将逐步在全区推开,并探索在各楼成立党小组,建立更加完善的基层党组织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