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丽江墙体广告 犬牙交错的村道、普米族个性的住宅、有滋有味的生活……日前,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乡木底箐村委会普米新村,看到这么一幅普米人家幸福生活的优美画卷。本年57岁的普米新村村长毕光次里介绍:“自从乡民搬到这儿,有了这个普米新村今后,我们的日子就跳过越有滋味。”
毕光次里的家是个典型的、具有普米族建筑个性的院子。他说:“村里的人家,家家户户的房子都是依照一致的普米族建筑个性建筑的。”
同行的永宁乡副乡长沙文高介绍,普米新村由46户、240多名普米族大众构成,本来寓居在海拔2900米以上的中三村。后来,由于要修木底箐水库,县里就把乡民整体搬家到如今的当地,一致征地、一致规划、一致建设了村道和住宅,给每个人都组织了土地。搬到新的当地寓居日子久了,我们都习气把如今的寓居地叫做普米新村。
正如普米新村的姓名相同,普米族大众从高山上搬家过来今后,都过上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计算下来,平均每家都有两人在外打工,每人每月收入2000多元。”毕光次说,他的女儿已经在昆明打工打了6年,如今每月收入都在3800元以上。
“年轻人简直都去打工了,在家的老人养几头猪、几只鸡,种点地、做点小生意,日子过得也有滋有味。”沙文高介绍,普米新村出产的高原红米,质量好、滋味香,很受市场期待。别的,从上一年开始,普米新村的普米族大众在本来寓居的中三村栽培玛咖,取得了较好收入。
上一年,村里争取到50万元出资,建筑了活动室、民族打跳广场等设备。乡民们常常集合在一起打跳,展开各种文体活动,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