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墙体广告 这套丛书被喻为大学老师、研讨人员案头必备的“研讨东西箱”,被全国很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图书馆保藏……它即是由重庆大学出书社经过10多年的尽力,全力打造的“万卷办法”丛书。
现在,“万卷办法”丛书现已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类图书的闻名品牌。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汇集了国内外一流专家专家才智的丛书是怎么诞生的?7月8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策划
选题会上险折戟
作为中国第一套体系介绍社会科学研讨办法的大型学术东西书,“万卷办法”丛书现在已出书了120多个种类,内容触及办法论、质性研讨办法、学术写作规范等。丛书汇集了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等数十所高等教育及学术研讨机构的200余名专家参加写作和翻译作业。
但是,这套丛书在最初进行选题论证时,却被质疑声包围。
“万卷办法”丛书策划人、严重出书社社长助理雷少波向记者介绍,2002年,他对美国、中国台湾及中国内地的社会科学研讨办法类图书出书状况做了一个简略的比较,“在美国,SAGE出书社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从学科群的视点构建研讨办法类图书,到2002年现已出书了有关图书2000余种。同一时期,中国台湾地区也出书了很多深入研讨社会科学研讨办法的图书。而在中国内地,到2002年,出书的此类图书仅有40余种,且内容粗糙。”雷少波说。
所以,他萌生了打造“万卷办法”图书的主意,并很快在严重出书社的选题策划会上提出。
但这个选题却引发了一系列疑问。有人以为,打造研讨办法系列丛书在中国尚属先例,需要投入很多资金和人力去探索,而学术出书的前沿性、读者的小众化注定了这套丛书很难带来可观的经济报答。也有人以为,“万卷办法”丛书开放式的选题构造意味着这套书永久出不完,这么就很难去参评奖项,社会效益怎么表现?
关键时刻,时任严重出书社社长张鸽盛供给了最有重量的支撑。他对雷少波说:“给你5年时刻试一下,这5年内出书社不要任何报答。”
就这么,“万卷办法”在质疑中发动。这一试,也试出了当今中国最大、最威望的办法学丛书。
发动
中科院专家鼎力支撑
雷少波介绍,“万卷办法”丛书将经典译丛与自创作品兼容并包。“一方面,咱们引入西方学界威望的东西类图书,并延聘北京大学、印第安纳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大学的专业专家进行翻译。另一方面,咱们也会邀请国内闻名高校从事办法教育和研讨的专家结合自个的研讨经验,自创一些办法类图书。”
起步时通常最为艰难。为了寻觅合适的人选,修改们将国内开过办法类课程的专家全部查找了一遍,并逐个去信问询。
2003年秋天,雷少波经过重复寻觅,得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研讨所下设有一个办法研讨室。他把电话打到了办法研讨室主任沈崇麟的座机上。
得知严重出书社打造“万卷办法”丛书的主意,电话那头的沈崇麟显得十分激动。本来,在上世纪90年代,沈崇麟就有意引入国外社会科学研讨办法类的书本,惋惜其时国内的出书社考虑到难以回收本钱,纷繁拒绝了。
国内学术界有识之士也都对“万卷办法”丛书表现出极大的热忱。
其时50多岁的南京大学教授风笑天承担起200余万字的基础性作品《定性研讨》的翻译作业;北京大学教授陈向明则从定向研讨办法的视点协助出书社组织了宝贵的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