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去年的冬天,在四川绵阳城区东南角,一个以前鲜为人知的临水村庄——三星村,突然吸引了众多绵阳人的目光。此地靠近三江水库,归属工业新区城南新区的小枧沟镇管辖。因为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出现一个千亩面积的生态湿地公园。这座城市建首个生态湿地公园,市民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墙体广告了解到,在一个寸土寸金的工业规划区里,千亩土地,价值不菲,如果出让,那就会有十亿的财政收入;相反,建这样一个生态湿地公园,却意味着2亿多元的净投入。这样的账,即使一个大字不识的人也能算出得失。不过,面对这样一笔看似很亏的大账,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大家都倍感欣慰。为绵阳未来发展构建的新路径。这是绵阳科学发展的战略新思维,也是绵阳发展的新起点!
普通市民并不清楚,虽然连年来绵阳的财政收入不断增长,但面对城市建设与民生改善的需要,财政支付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谈不上富余。
经济强市,这是基础,一座经济强大的城市才有活力。四川墙体获悉,在2012年,绵阳人切身体会到了许多变化。无论是二环路与一号桥这样的大型城市基础设施,还是公厕免费、公交换新车、公共自行车免费骑,包括给环卫工人提高待遇,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财力支撑。
生态强市,这是坚守,一座青山绿水的城市才可持续。天蓝,地绿,水净,人和。四川广告了解到,这是建市三十多年来,绵阳人的一份骄傲,也是绵阳人对未来的坚守。绵阳有得天独厚的环境,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少,一直以宜居的形象示人。生态湿地公园,体育公园,以及各类环保项目的建设,都将为这座越来越迷人的生态之城提供保护。
文化兴市,文旅相携,也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生态强市,既需要全民的绿色低碳意识,也需要不断增大的财政压力之下的持续投入。文化强市,这是提升,一座有文化品位的城市才会赢得尊敬。改革开放,掀起了中国城镇化大潮,受益于这一过程,绵阳成了一座面积百平方公里、聚集百万人口的大城市。
嫘祖、大禹、李白、文昌、三国蜀汉,羌乡、白马藏族,两弹一星、亚洲最大风洞群……这些古老与现代的光荣,是打造城市性格与品位的珍贵材料。在旅游越来越黄金的时代,文旅相融,成为绵阳文化强市的明确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