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墙体广告 一封函件,为何历经66年风雨依然保留无缺?函件背面又有怎么感人的故事?昨天,侯方岳的家属将侯方岳、陈素敏的文物史料捐赠给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所捐45件(套)文物中,既有邓小平、刘伯承写给侯方岳的亲笔函件,还有侯方岳老婆陈素敏从事地下作业时运用的烫头钳、密码本、勃朗宁手枪枪弹、手包等。
捐出邓小平和刘伯承亲笔函件
昨天, 侯方岳、陈素敏的儿子侯分明介绍,父母两人都是四川广安人。爸爸侯方岳1935年参与革命,1937年参加共产党,自1938年起历任中共四川省乐山、绵阳、三台、仁华等地地委书记及成都市委书记、中共云南省工委委员,长时间背负党的重要领导职务。侯方岳曾在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等领导下作业,1941年10月受周恩来派遣赴云南展开地下作业,做长时间埋伏预备。
“爸爸当时是26岁,思想敏捷,回忆惊人,周恩来提出云南展开地下作业十条定见,为保密起见,不留文字,爸爸能一字不漏记住。”侯方岳的儿子侯分明介绍,这次捐出的文物中,还有爸爸维护大半辈子的一封信,那是邓小平、刘伯承写给爸爸的函件。
函件收藏了近66年
邓小平与侯方岳是广安同乡,邓小平比侯方岳年长11岁,都曾就读过广安中学,邓小平与侯方岳在1949年10月参与开国大典结识。邓小平与侯方岳一见面,都听出了对方的广安口音,邓小平宣布爽快的笑声,对侯方岳说:“我们两个广安老乡都参与了开国大典,我是野战军的代表,你是荫蔽阵线的代表。”两人的间隔一会儿拉近了。
开国大典今后,侯方岳押运黄金、银元等硬通货,与第四野战军一同南下,跟从刘邓大军一同挺进大西南。从湖南常德动身,车开到桃源时遇大雨急转下坡翻覆,侯方岳受重伤昏倒,被行军路过此处的四野的同志救回。
11月28日,邓小平、刘伯承向侯方岳写信问候。由邓小平亲笔,刘伯承为一起署名人。邓小平知道侯方岳翻车受伤后,提出了详细的医治主张,期望侯方岳能联系湖南省委协助医治,并通知了联系方式;谈到了对侯方岳作业的安排,供给了三种挑选,每一种计划都考虑到侯方岳怎么非常好地表现自个的优势,提示侯方岳途中会遇到的诸多艰难,并奉告能够协助解决这些艰难的详细联系人。
经历了造反派抄家,这封信能幸运地保留下来,作为后代,侯分明也猎奇,而爸爸总会平静地通知他们:“我是搞地下作业的,当年军统间谍想从我住处搜点东西出来,都一无所获,几个造反派还对付不了?”
据了解,函件共有三页,原件捐赠给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侯分明通知记者,今日还要将函件仿真件送往刘伯承纪念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吴绍阶介绍,该馆接下来将约请专家展开对这批文物的定级作业。一起利用专业的文物保管技术让这批文物得到持久保留。
烫头钳、密码本 再现实在版埋伏
侯分明这次捐赠的不只有爸爸的文物,还有妈妈陈素敏从事地下作业时运用的烫头钳、密码本、勃朗宁手枪枪弹、手包等,生动再现了南边局荫蔽阵线作业人员的日子原貌。
“妈妈逝世后,她的遗物尘封在两个皮箱中。”侯分明介绍,本年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赴云南进行文物搜集,翻开妈妈箱子,才发现很多珍贵文物。“其中有个皮夹,翻开看似啥都没有,但是在最底部,用力抖竟然还有三颗枪弹。”侯分明说,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月,地下党随时也许被暴露,妈妈手包里的3颗枪弹,两颗是留给敌人,还有一颗是留给她自个的。从参加地下党作业那天起,妈妈就做好了随时献身的预备。
据了解,陈素敏生于1916年,1938年参与革命,193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经党安排分配,先后在乐山五通桥小学、成都簇桥明德小学、昆明侨光小学等以教学作业为保护,展开党的地下作业,1941年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学习,亲身倾听周恩来同志讲课,以后遵守南边局的安排到云南省工委作业,保管文件,保护安排,联系地下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