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市民都会在商场、咖啡厅、餐厅、机场等公共场所,通过搜索接入免费的WiFi上网。WiFi一种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俗称无线宽带。能够访问WiFi网络的地方被称为热点,大部分热点处于公共场所,如酒店、餐厅、咖啡店、商场及机场等。
然而,江西墙体了解到,近日网上疯传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并不安全,已有人的银行账户因此被盗。前几日,一条“蹭WiFi小心账户被盗”的微博被众多网友转发,该微博称:一男子蹭WiFi通过手机银行查看账户。而后,十几条银行短信提醒,称其银行卡刚从ATM取款机上取出人民币2000元。而此时,银行卡就在他身上,1小时不到,共被转走3.4万元。一时间,关于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到底能不能蹭引发了热议。
对此,江西移动一位技术人员告诉江西墙体广告,通过免费WiFi窃取用户信息确实可行,这种技术业内称为“攻击中间人”——不法分子建立一个伪装的WiFi无线上网热点,引诱用户接入,再通过这部WiFi设备的电脑截获信息。
江西省通信管理局有关人士表示,目前江西省尚未发生过类似的案件,他认为无线上网被盗的情况,绝大多数都是连上网后,用户在操作过程中不慎点击了钓鱼网站,才导致信息泄露,因为网银支付环节,几乎都需要用户的手机短信验证码、动态口令牌等,所以即便银行账号密码被盗,不法分子也无法取款。
江西墙体广告提醒,公共场所WiFi最好手动连接。其实,在公共场所使用免费WiFi上网不必人心惶惶,只要注意几点保护措施即可。江西省通信管理局有关人士建议,市民在公共场合选择WiFi时,要看清楚网络名称,并向工作人员确认用户名、密码等信息,避免不慎连接了不法分子伪装的WiFi热点;同时,在手机上操作网银时,尽量使用银行官网提供的客户端,而非网页版,这样可以降低登录钓鱼网站的风险;最后,在公共场所应把手机WiFi连接设置为手动而非自动,且不要安装不明软件,以免被植入木马程序。
分析,目前通过手机访问银行账户有三种方式,一种是通过银行官网网页登录账户;第二种是通过银行发布的官方手机银行客户端登录,第三种就是通过手机浏览器登录。还有专业人士表示,无线WiFi其实和有线宽带一样,需要时刻提防黑客的侵入。用户最好不要在公共WiFi中泄露自己的信用卡和银行卡密码等个人信息。在登录手机银行或者支付宝等金融服务类网站时,最好不要直接通过浏览器,而应用银行的官方手机银行客户端或者第三方支付公司专用应用程序。